“多谢。”土话陈晓宇听的很清楚,抬手说了一句多谢。
“客官卖豆不是好时间,今年涨大水,米价豆价全在涨。”店伙好心告诫,一句话又让其他人人立马补充:“今年米价涨上天了要,上个月一石卖到六百钱……”
“六百钱?我还听过…七百钱的,”抬着木箱的店伙累得喘不过气也搭了一句。“七百钱装去东京。话江南东西路、两浙、淮南都在涨水,东京的米猛涨价,一石过千钱。到处装米去东京。”
“真的假的?”陈晓宇没想到是全国水灾,他以为就南安虔州水灾。
“当然真的。”店伙换了一只手抬箱子。“应今店里住的蛮多都是贩米的客商,好几个是东京来的。”陈晓宇的打扮不像是商人,店伙打量他之后问道:“客官也贩米吗?”
“我不贩米,我买杂豆。”究竟是个商人,陈晓宇对价格异常敏感。价格又受天气影响,这样大面积的水灾,在明年夏粮上市之前,粮价应该不会跌。这对种豆是个利好,冬豆是杂豆,平时卖价不如h豆,如今米价翻倍,也能卖到好价钱。
“我先去长街看一下。”走到旅店门口的时候陈晓宇对朱端信说了一声,也不等朱端信回应,径直往东而去。朱端信来虔州纯粹是来玩的,他喊了陈晓宇两句要他等自己更衣,可陈晓宇脚步飞快,一转眼就没入人群店幌之中,再也看不见踪影。
方圆十三里的的城池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沿着横街往东很快便到了横街与yan街的十字路口口。横街东西走向,yan街南北走向,南通南城镇南门,北通州衙所在的子城。站在十字路口往北,几百米外就是子城正门譙门,门上鼓楼巍峨、甲士伫立。
横街转yan街走了一段,再右转往东就是斜街,斜街可以通到东城建春门附近。建春门北段是剑街,南段是长街。剑街、长街这两条街实际是平行东城墙的一条街,东城商贸区就在长街上。
从西津门到建春门,一段路走下来差不多有两公里。陈晓宇一点也没觉得累,他知道洪水最先退去的地方是上游,下游现在仍被洪水浸着。等下游水退灾况越来越明确,米价肯定还要再涨一波。涨的时候要早买,越晚越贵。明年夏粮上市米价渐跌,跌的时候要早卖,越晚越低。他除了要马上买到豆种,还得回家马上播种。早63黝黑黑的门洞出口一片光明,店伙的陪同下,朱宜中、朱端信几个正在空旷处等着。他们走在前面没有察觉陈晓宇漏税,后面陆续进城的朱立之、刘拱之看着陈晓宇满脸讶se,刘拱之道:“佛佑兄不曾缴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