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34年,5月初10
早朝时,皇后以为太后祈福为由,大赦天下。并单独下恩旨,恢复尹天枢国姓,封为韩宁伯,从二品镇国将军,与天都赐府邸,赐东北兵符,统御关外六营。其子封为世子,食伯爵世子奉禄,并按玉碟排字改名为赫连承旸。
另,因念唐家忠烈,又因燕王及忠勇伯昭勇将军唐旻上书求情,赦唐晏轻狂之罪,任从六品忠显校尉,命其协助韩宁伯治理关外六营。
两道懿旨一出,朝堂震惊,由于这旨意是皇后下的,一般只是会在下发之日通知中书省,拟定时其他人并不知情,就连几乎手眼通天的东方明也是在懿旨宣布时才知道。
按理说,皇后并没有直接册封官员,特别是封爵的权利,就在满朝文武皆对此有异议时,一向不理朝政且只掌管皇族事务的福王赫连信奎站出来,颤巍巍的拿出史书,引经据典的一通解释。指名圣祖年有案例,皇帝在位且完全无法管理朝政又无太子、亲王监国时,皇后可用凤印代为行使皇帝的权利。老爷子是皇帝的太皇叔,已经89岁高龄了,是当今皇族中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他的话自然无人敢质疑。况且老爷子眼看就奔90岁了,谁敢和他争辩啊?万一气了个三长两短,且不说他的子子孙孙找你报仇,就是这气Si太皇叔的罪名也不是一般人能背的起的。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尘埃落定了,任凭东方明咬牙切齿却也只能将不满烂Si在肚子里。
而此时,并不知道朝堂已经炸开锅的小院里。
韩清瑶带着众人正在正厅里查资料,整个正厅里到处都是一摞摞装订好的记录,羽衣和程恩在期间穿梭翻找着。
最后,他们拿了一些递给韩清瑶道:“天德十五年全国报过官失踪的孩子资料都在这了,排除是男孩的,和年龄不合适的,一共就这七家了。”
韩清瑶一一看过,眉头却是越皱越紧,道:“这些都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