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皓瑾觉得自己绝对是被眼前这个笑的一脸无辜的小丫头给算计了,可偏偏他就是一点也想不出应对之策。

        终于,少年的肩膀垂下,无奈的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韩清瑶心满意足的笑着对唐皓瑾一拱手,说了句告辞就走了。只留唐家少爷在原地气的直磨牙。

        ++++

        转眼就到了“敬武院”开学的日子,在云杉和芸豆两个丫鬟的无限啰嗦下,韩清瑶终于算是离开了唐府,跟着大哥到了“敬武院”门口。

        敬武院位于宁州城于玉州的交界处,这里虽然只是唐家一届朝臣所开设的私人武院,却是大渝唯一一间教习兵书战策的武院,加之唐家的世代军功,这里便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名门世族高官显贵们但凡想让子侄走军功的,便会将孩子往这里送。日子久了,这里自然而然成了大渝军队中最盛大的典礼——大军礼的举办地。

        大军礼,三年一届,是当年先祖建国之后为了给军中出身低微的士兵和低级将领展现自己才华而创建的舞台。若说文人改变命运是靠科举,那么在没有武举的大渝,军人想改变命运就只能靠在大军礼上获胜了。然而,这唯一的出路却因为二十一年前开始加入的高级将领和世家子弟而被彻底堵Si了。

        敬武院的学制是一年制的,从第一年的4月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除了“暑休”一个月和春节休息一个月,其他的时间都是要乖乖呆在里面修习完所有课业的。

        这里的课业分为文武两大类。文为兵书战策,武则是骑S武艺。课程更是多达10门之多,除了战阵、战史、骑S、搏击等战将必须学习的,居然还有乐器、T育、诗词和礼仪这种一般学堂里同样教授的东西。虽然课程多,教学严,但是只要不被半路开除赶走,能咬牙坚持到最后毕业的学子们,有没有真本事姑且不说,上战场能不能杀敌也不说,就是这满口的战法战阵也能糊弄的外行们一愣一愣的。

        所以即便是唐家敬武院以严苛着称,还是每年被人挤破头。今年自然也是门庭若市。

        韩清瑶到的时候正是人最多的时候,大批的学子们都围在门口焦急的看着敬武院那紧闭的大门。人群中愕然就看到了一脸严肃站在台阶上维持秩序的唐皓瑾。此时的他显然和之前韩清瑶看到的那个吊儿郎当的五少爷不同,他顶盔掼甲罩袍束带,腰间悬着一把造型简洁的宝剑,浓眉微皱,面沉似水,一身的威严肃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