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其耧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如果肺脉软而散,病人就会流汗不止。所谓灌汗,即汗水大量流失。这是不及,为虚症。因为肺主皮毛,当表虚时,病人就会流汗不止。“至今不复散发”,就是说已经到了无汗可以发了的地步。
10.如果病人因表虚而流了很多汗,又被发一次汗开发汗药,病人就会因津Ye不足而cH0U筋。因为筋要润,筋需要很多津Ye。若反覆发汗,肌r0U里的汗会流掉,筋里的一点汗也会被发掉,这时病人就会产生cH0U筋和痉挛。
11.一般的医生不敢用发汗的药,例如麻h和桂枝,其实就是诊断不清楚。这些发汗药非常好用。
12.「肝脉搏坚而长,sE不青,当病坠。」常脉在关处,往上是九分,往下是一寸。当你m0到的肝脉,往上冲出了九分,往下也冲出了一寸,就是「肝脉搏坚而长」。如果同时气sE上出现了青sE,代表此人有肝病;如果气sE上没青sE,代表内蓆没问题。
13.正常人的所有青sE营养,通常会停在肝臓里不会外溢出来,但如果肝长了y块、肿瘤或y化了,这个青sE没办法停在里面了才跑出来。所以当你看到人脸上有颜sE出现时,代表这个人的莅有问题。如果是你遇到「肝脉搏坚而长」的人,但他的气sE很好,则代表他不是肝病,而是外部受了伤,例如被马踢到、高空坠下或车祸。
14.「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人从高处往下坠的时候,不管你身T哪一处着地,一定会伤到x膈。因为肋骨下面就是横膈膜,你身T一震动时,大部分时候都会造成x腔出血。当“血在胁下”,就会“令人喘逆”。
15.我们为什麽要知道这个?因为中医有活血的药,有化淤的药。但你要药到肋间去,它不会那麽听话,你就要其他的药来辅助,把活血化瘀的药带到肋间去,就可以把淤血消解掉。这就是中医的「君臣佐使」。所以辩症一定要准。
16.「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如果口渴时喝水太快,这个水会容易渗入肌肤里,伤到人。因为这些水应该在肠胃里,但它溢出来跑到肠胃之外,堵在那边,就成为了溢饮,此时就会在病人脸sE看到水sE,即「sE泽者,当病溢饮」。
17.为什麽在肝脉可以看到溢饮?因为肝在中膈,水就在这里附近,当水散出来时,这边就可以m0到。正常的肝脉应该是弦中带一点缓,缓缓而有力。这个缓讲得就是胃气。当肝脉不弦,变得很软且散,就知道是溢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