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古时我们治病是等到发病了以後再开始下手,十天的汤药可以去八风五麻痹之病。如果十天不好,我们可以用一些像草类、根j类、果实类的药材,吃汤药跟外洗一起来。

        2.汤剂有外洗和内服。外洗有几种状况:病就在皮肤上,这时用外洗,b如皮肤病、瘙痒等;②“汤药不入”,你不能入口、喝不下去,就用药物煮滚了之後,药气直上时,病人用鼻子呼x1进去,希望药气由毛孔透进去;③伤口或创口洗净的,我们用外鼻子呼x1进去。

        3.「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yu微针治其外,汤Ye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近代治病就不按照这个方法来做,不按照延误的生长不正常,不及生命的长期生活。这时你仍然在用针灸在T外,用药去攻里面,会造成後果会更严重。所以我们中医在治病时一定要把病人的望问切弄得很清楚了以後再下手,不会说随便去攻它。

        4.「治之要极,无失sE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到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这就是治法的大要。绝对不要为病人跟你讲了很多病情而忘掉sE脉。

        5.“去故就新,乃得真人”,我们要把不正确的医学删掉,留下好的。

        6.“治之极於一”,什麽叫一,就是看病人的神。我们在望诊时,眼睛看过去,病人眼睛里有神的很好治,无神的病就不好治。那眼神一看就知道了。

        7.「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除了望神以外,你要真正知道病情的发展,一定要让病人有机会一五一十地告诉你,才能够帮他治病。所以你要保护病人,你不能说在给病人看病时,一票人坐在旁边,他一定不会跟你讲实话了,看不好病的。

        注:标记*的句子为补充译注,摘自姚春鹏版《h帝内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pck.tv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