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暖渐渐掌握了节奏,不再拘泥於单纯的叫卖,而是因人而异,巧妙应对。
·遇着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她便捧起那青竹笔筒,言辞文雅:「公子请细观这青云筒,取山间草木之灵气,质朴无华,却寓平步青云之美意。置於案头,读书倦怠时凝望片刻,或可清心明目,涤烦增慧。」
·见到像是大户人家采买的管家婆子,她便推荐那带盖的收纳罐,话语实在:「婆婆您瞧,这罐子编得密实,盖子合缝,装些茶叶、乾货最是防cHa0,还自带一GU清草香气,能防虫蚁呢。」
·她更细心地观察到一位衣着T面、气度雍容的老爷子在摊前驻足,目光落在那个仿竹节造型最为b真的笔筒上,颇有欣赏之意。林知暖并不急於推销,只是绽开甜润的笑容,语带钦佩:
「老爷爷,您眼光真好,这个笔筒摆在书房里,整个屋子都彷佛多了几分文人雅士的清趣呢。」
老爷子闻言,抚须莞尔,果然问价,爽快地买下,临行前还称赞道:「小丫头灵心蕙质,说话中听,东西也JiNg巧。」
林大山在一旁看着nV儿如同穿花蝴蝶般周旋於各sE顾客之间,笑语嫣然,应对从容,将一件件他原本觉得「不实际」的小玩意儿,以不错的价钱一一售出,心中的震撼难以言喻。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nV儿,真的和村里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样。那绝非寻常孩童的小聪明,而是一种他难以理解、却能实实在在点草成金的本事。
时近正午,摊位上的「新奇玩意儿」已然售出大半,核算下来,所得银钱竟b那些结实耐用的大筐篮还要多上不少!父nV俩心头正被喜悦充盈,摊前却来了两位气度不凡的客人。一位是身着绸缎衣裙、作丫鬟打扮的伶俐少nV,她小心翼翼地搀着一位气质娴静、衣着素雅却用料极为考究的年轻小姐。
那小姐眉宇间笼着一层若有似无的轻愁,目光流转,扫过摊位,最终定格在那只最为JiNg巧、用了深浅不一紫sE草梗JiNg心编织而成的蜻蜓上,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
丫鬟见小姐显露兴趣,立刻上前,指着那蜻蜓问道:「这小蜻蜓怎麽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