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假设三国 >
        诸葛亮初在吴郡开设的儒子馆原门可罗雀,某日却忽有数百幼童涌入。孩子们唱着新编的《采莲谣》:「莲叶圆圆遮风雨,先生教字不教愁??」

        周瑜循声而至,见诸葛亮正以沙盘教童谣拆字。一顽童将「武」字写成「止戈」,嚷道:「我爹说打仗就是为止戈!」

        「此子有慧根。」周瑜惊叹,却见那孩子衣领绣着张昭府徽。原来是张昭最宠Ai的幼孙!

        当夜张府大乱,老家臣跪求诸葛亮:「小公子回府後竟烧了《孙子兵法》,言止戈为武才是圣道!」

        诸葛亮携童登门谢罪,却见张昭盯着焦残竹简老泪纵横:「老夫钻研兵法四十年,今日方知三岁小儿亦明至理??」转身对诸葛亮长揖,「请先生明日过府,共论止戈之道。」

        ***

        周瑜整训水军的江军堂内,诸葛亮献上特制的定阵罗盘。老将程普试用後大惊:「此物竟能让船队在浓雾中不散阵型!」

        「雾中行舟如治国,既需方向,亦需包容。」诸葛亮调试罗盘刻度,「譬如都督练的雁翎阵,领头雁可轮换休憩,雁阵却不乱分毫。」

        周瑜心念微动,当夜改军制为「四督轮值」,让韩当、程普等老将重掌部分兵权。原本怨声载道的军营,竟因轮番督战焕发生力。

        变故发生在秋阅兵时,一艘战船意外倾覆。诸葛亮立即调用儒子馆学童家人组成的渔民救援队,半个时辰救起全部士卒。军民协力的场面,让观礼的孙权终於颔首:「这才是固本之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