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靖难他皇爷爷朱棣能成功,建文帝也有一半功劳,首先建文帝身为帝王过於仁柔,同时也优柔寡断不符合一个帝王X格,再就是过分听信大臣言语,没有自己的果决,多次贻误战机,导致自己失败。

        对此朱瞻壑写出了自己分析,如果大明依旧由朱允炆掌握,可能国运也就百余年。

        因为从朱允炆上台就做了不少蠢事,先撤了陕西内蒙等地的卫所,将军队遣散回原籍,随後又撤了朱元璋在各级衙门设立的监察,导致各级文官直接自由,独揽大权在当地为所yu为。

        再就是,建文开了保举法,命文臣官员以及县令选举人才,效仿宋朝的推举制度,不需要科举直接推荐当官,可能想法和出发点是好,但是也差点让科举成为了一个笑话,长此以往,不说埋没人才,寒门学子又要面临没有出路,就这个各级举荐g结就够朝廷受得了。

        至於後面,更加离谱的是,打乱了朱元璋设定的文官品级,强行提高文官品级,有意打压武将,要知道这个时候北边,还有蒙元残部,瓦剌、鞑靼等等,打压武将明显不妥,同时他还把当初朱元璋流放的贪官,接回,抄家的东西奉还,这不就直接否定了朱元璋。

        甚至为了仁义之名,修改了大明法律,降低了贪官量刑。

        虽然说他降低了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等地方得税收,但是这些地方全都是,朝中大臣得主产地,而减去得税收全部流到了大臣腰包。

        要不是朱棣靖难成功,在建文帝手中的明朝,将会是第二个南宋。

        可以说,朱元璋开创了大明,而朱棣就是奠定大明三百年国运的那个人。

        而现在天下不少人,之所以对朱棣有异议,是因为他们站在朱允炆视角在看这件事,同时也因为儒家思想,以及几千年来天下对Za0F这个观念排斥,特别是稳定时期Za0F,更加容易激起天下人议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