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那种可以由人民共同决定生活样貌的世界。
难民收容中心2022年4月:语言不是忠诚的誓言,是我们寻家的路
另一场真实的俄乌战争,使大量说俄语的居民仓皇北逃。为了更深入了解当地状况,也作为实习计画的一部分,卡雅被安排至莫斯科郊区一间难民安置中心,协助翻译文件与纪录访谈。
那天下午,气温骤降,风雪不停。卡雅推开铁门,走入一栋以板材搭建的临时建筑,暖气混合Sh衣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走廊尽头的角落,一位披着灰sE披肩的中年妇人坐在折叠椅上,双手紧握一只磨损的皮包,神情疲惫,却依然挺直脊背。
「她叫柳德米拉,来自哈尔科夫,刚过境不久。可以的话,请帮她填写问卷。」一旁的工作人员低声说。
卡雅走近,轻声以俄语问道:「您好,我叫卡雅,是这里的志工,可以和您聊聊吗?」
妇人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戒备与脆弱。「你……不是本地人?」
「我来自台湾,现在在莫斯科实习。」卡雅轻声答道。
柳德米拉嘴角浮现一抹苦涩的笑:「我年轻时也来过莫斯科。那时候,莫斯科、基辅、顿涅茨克,没有分彼此,都是我们的城市。可现在,他们说我不是乌克兰人,要我归化成俄罗斯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