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亚的机甲部队最近连连扩编,用的机甲是在他们仿照1制造的机甲基础上进行了相当幅度的调整。
莱昂斯仍然是这支机甲部队的统领,可随着部队扩编,他的地位提升很快。现在他的手里有200台机甲以及接近2000人在训的机甲学兵。只是他们的部队在培训方面远没有机甲师这边已经形成体系,有一整套完善的训练大纲,更多还是注重天赋和反应,部队的淘汰率高得惊人。
从观察他们的训练可以发现,中轴不稳定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机甲的运动能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周边武器的配备也逐渐完善,战刃、专用的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平炮、火箭弹等等都开发了出来。莫亚这方面进行了相当的投入,吸引了大批联邦特工,也难怪兽形机甲的开发没人注意到了,摆在向来被认为是技术的蛮荒之地的莫亚南方,还真是神来之笔。但至少看起来人形机甲的开发,不像只是在给兽形机甲打掩护,更像是准备人形和兽形机甲双线发展。
这种思路是没错,但林闻方不禁有些怀疑:莫亚到底哪里来的信心,投入那么庞大的资源,进行风险极大的双线发展。他一时想不太明白,索向军情处、国安局等都发出资料调阅的请求,想看看最近这段时间收集到的全部资料,综合考量各种可能
但当一些视频传到了林闻方这里,他却发现了更让人惊讶的事情。虽然只有极少部分人,但莫亚的机甲部队里的确出现了动作速率和动作复杂程度都不亚于机甲师里通过了全部级难度动作训练的人。那些情报员们可能是看习惯了机甲师的视频,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林闻方却明白,这里面有大问题。
在护送莫亚的叛逃人员的时候,他和莫亚的机甲部队jiā过手。他知道他们几个月前是什么水平,如果不是机甲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几个月的时间绝对不可能让他们进步到这个地步。莱昂斯的战技,更是已经达到了霍涤、肖志强这样一流机师的水准。他的确是个天才,一个疯子,但同样不可能达到这个程度。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莫亚的机甲在软件上的缺陷局限了他们,要做一样的动作,必须要有差不多1.4到1.7倍的作量,那已经完全超过人类极限了。
林闻方意识到,莫亚的机甲部队最近的大爆发,可能有一个更加深层的动力:人工智能。或许和火羽不一样,或许只是一个雏形,但毫无疑问,这东西很好用,已经开始极大影响着莫亚的军事科技发展路线了。
害怕?绝不。林闻方戏谑地对火羽说道:“我判断莫亚有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在系统的优化判断上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火羽啊,这可是很有趣的事情呢。”
“经过模拟,对方对原先机甲作系统的改动,至少在44,可以说已经是一套全新的系统了。以后再也无法用原先的资料去判断对方的仿制1,同时,随着莫亚开始生产1的重大改进型号,以及对原先的1进行中轴稳定的优化,部队的战斗力将有极大的提升。”火羽稳健地说:“从段时间进行如此大量的系统优化来看,如果的确存在人工智能系统,它的能力差不多是初始状态的mr的1.22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