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岸的百姓,虽然同饮太湖清水,共食太湖银鱼,但分属江南、浙江两省,治政方略不同,一省长官的威势更是不同,在人治烙印颇深的大明,太湖南北会有什么不同吗?
朱由检出松江时,一路纵马狂奔,到了嘉兴地界,他才勒住马缰,将战马交给王慕九,让他带着亲兵和马匹沿官道南下,他则带着付小剑等侍卫们步行,扮做南下的商人,深入到官道两侧的农户家中。
一直行到嘉兴府,朱由检惊异地发现,除了中间隔着“嘉兴”二字的石碑,嘉兴与松江,几乎没有区别,甚至有农田跨过这座界碑,说不清到底是属于江南省松江府,还是浙江省嘉兴府。
最让朱由检欣慰的是,正像刘炳中所说的那样,嘉兴府与松江府、苏州府一样,百姓中也有大量的纺纱机。
朱由检绕道湖州,还未到达杭州城,他已经确信,环太湖流域,已经是大明的纺织基地,只要自己利用后世的经验,经营、引导得当,完全可能成为大明的纺织革#命的发源地。
现在的环太湖流域,已经储备了充足的纺织工人,技术相当熟练,又有大量的富商大户,资金也是相当富裕。
唯一的欠缺,就是工商业主们的科技意识。
苏州的红星纺纱厂,就是朱由检在环太湖流域种下的第一粒种子,而苏州府的专利局,则是朱由检为了加快种子萌发,在浇水、施肥。
但朱由检现在主要是调研,一旦回到京师,才能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促进新政在中五省、南五省的推行,打造环太湖“纺织工业区”,加快整个大明的羽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