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朱由检一同前往西安的,另外还有一名信王府的人,他叫刘坤,能识得几个字,脑子比较灵活。柳林作为朱由检的耳目,也随朱由检一同前往西安。

        延绥到西安,骑马只要三四天,朱由检却提前八天离开了延绥,前往西安。他可不是一路上游山玩水,现在是冬季,寒冷不说,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头,也没什么可以欣赏的。

        朱由检要一路看看,考察百姓的生活。

        这条路他曾经走过一次,那时他的主要精力是剿匪,搜集的只是军事上的讯息。现在他要考察民生,看看陕西北部的百姓,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第一手材料是最真实的。

        朱由检沿着水泥大道,一路向南。大道的两边都是点点青绿,与朱由检剿匪时看到的一片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慕九,这些都是小麦吧?”朱由检心情大好,到了明年春天,只要不发生大旱,陕西的百姓就算挺过来了。

        “是呀,殿下,这些都是冬小麦。别看他们现在蔫蔫的样子,一旦开了春,气候上升,它们就会急剧长高,如果再来场春雨就更好了。”跟在朱由检身边久了,王慕九也开始关心起百姓的收成。

        “咦?那是什么?”朱由检在水泥大道不远处的一片农田里,看到一片青绿,那叶片肥大,简直比得上桑叶,只是叶片上锯齿比桑叶更深。

        “殿下,这个属下知道。它叫土豆,是从遥远的地方运过来的,延绥附近的农田也有种植。”一名士兵冷静地回答,显得很骄傲。

        “土豆?土豆是秋季种植的吗?”朱由检极目远眺,又在很多农田中看到这种桑叶样的叶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