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综合其他 > 末日食金者 >
        比如康熙皇帝先后把校订大清律例,重修《太宗实录》的工作交给李霨,之后又让他充任《世祖实录》总裁。在这些书籍完成之后,康熙皇帝十分满意,不仅赐给他金银,鞍马,还两次晋加太子太傅,太子太师衔。

        那时候,不少人巴结讨好李霨,与他拉近乎,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地。可李霨头脑非常清醒,不该告诉别人的就是不开口,史书记载道:“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忠谨慎密,始终匪懈,有问者,辄默不应”。

        然而谁又能知道,李霨之所以能做到“老成持重”,这与他能记得自己前世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据古籍《三冈识略》中记载,李霨能忆前世,他记得自己的前生是一个读书人,博通经史,可惜历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中。

        从异僧宝蕊预言改朝换代,以及周西水在清朝时期为官的两件事,就可知万事早有定数,人力是根本就无法抗衡的。现在“天灭邪恶”的各种预兆已经出现了,也是此时的定数,邪恶势力灭亡的命运早已注定。

        与同僚有不同意见时,李霨都是静心听别人讲话,自己则认真思考,从不争吵。最后别人说完了,李霨才表示自己的意见,他不说则已,一说往往是“片言定是非”,大家心服口服。

        周西水七岁的时候,在门前玩耍,有个和尚从门前经过,看了看他,说道:“我和这个孩子有前世的因缘。”

        个别的人可以记得自己的前世,其实也都是神有意的安排,就是留下一段可以证实轮回是真实不虚的文化,起到一种启迪众生智慧的作用。

        接着说一个差不多的故事,那是清朝历史上的明臣,他也可以清楚记得自己的前世,都证明了转世轮回是真实不虚的法理。

        因为李霨带着前世的记忆,深信轮回转世的道理,所以非常耿直老成,洁身自好,从不利用自己与皇帝亲近的关系来谋私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