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得6准那一抹笑意正逐渐爬满他的双眼,金明知道,眼前的这位年青而强力的王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金明方才继续道:“秦国虽看似来势汹汹,实则不然矣,我大韩有精兵三十万,若大王颁下全国征兵令,立可得可战之士百万不止,我军又有城池之利,只需紧守城池不与出战,秦军远道而来,至时只要晋,魏二国一乱,则王翦,李显二路二十万大军粮草必不能以为继,如此,我大军只需专心面对函谷关梁宽一路,梁宽善守却不善攻,臣愿领大军十万必为大王破之。”
“好,好好好。。。金明将军威武,我大韩有金明将军,此我大韩之幸,孤之幸也。”此时的6准,哈哈大笑间,一扫刚才的阴霾,又哪还有半分的不痛快。
诚如金明所说,这看是来势汹汹的五十万秦军,那又有何惧之。
当下,6准顾盼间以眼横扫亭下诸文臣,朗声喝道:“诸臣公,何人愿出使魏,晋,蜀,楚,大宛,乌恒六国?”
话落,边上就走出一老儿来,躬身道:“老臣李禀愿代大王出使蜀国。”
“李老大人万万不可,老大人年事已高,而蜀地又山重水隔,实是不便,臣肯请大王还是另换一人为好。”边上,金明在收到6准的眼神示意之后,忙不致的站了出来阻止道。
这李禀乃是韩国太祖6豹的授业老师,如今早已是过了古稀之年,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头儿,走路都有些颤抖了,那蜀地重重大山环绕,山高水远的,谁又能放心让他出使那蜀国。
当然,这李禀如此一来,却也只是个抛砖引玉的意思,如今韩秦二国之大战在即,胜则存,败则灭国,当此乱时,国必有生妖孽于世,诸臣公当有怠慢侥幸之辈于其中,李禀,为韩开国太祖之授业恩师,一生忠于韩,而其本人,更是位居于司徒之责,此时站出来,以如此高龄说如此豪迈之话,又让那些后辈们如何能不出力。
好在能挤进这个凉亭内的人,都不是什么蠢人,李禀如此作为他们自然是看得明白的,反正这事儿也推脱不了,无非也就是一个远近的问题,何况说起来,那蜀之地虽然远,去出使的人却是最安全的,可比那出使晋,魏二国去做那挑拨离间的人要安全又容易的多了,毕竟如今那晋,魏二国,已经归属于秦,秦之新定,内中排除异已,检查那些容易生事的人自然是很严格的,所以,出使蜀国,并不是什么坏事,反倒可以说是个大好事,何况此时站出来代替李禀,还能收到包括韩顺公6准,及大司徒李禀这位二朝老臣在内的人情好意,何乐而不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