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子的“箭矢”与阿希莉帕的堡垒
书房的门被轻轻叩响。年长的女佣端着一个托盘进来,上面除了早茶,还有一个密封的信封。
“明日子夫人,这是百合子夫人一早派人送来的。说是名单已添上两位长老,这份文稿是她整理时想到的一些应对说辞,或许用得上。”女佣恭敬地放下托盘,悄然退下。
阿希莉帕拆开信封。里面是百合子熟悉的娟秀字迹——《关于库坦民族文化共生学校“地方文化单元”教学理念与初步实施方案的说明拟》。她快速浏览,眼中闪过惊讶与暖意。文件逻辑清晰,引经据典文部省条款,巧妙地将阿依努文化核心包装成“生态智慧”、“传统技艺与审美”、“社区凝聚力故事”等易于被官方接受的模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融合教育”的积极展望和对“试点成功”的期待。这分明是一份为她量身定做的、应对审核的锋利武器!
她将这份珍贵的文稿放在手边,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那份沉甸甸的《国语课程标准》。提笔,开始撰写《库坦学校国语课教学计划草案》。每一个字都像在荆棘中穿行,既要符合冰冷框架,又要为阿依努灵魂留下呼吸的缝隙。她艰难地平衡着,字斟句酌。
抽屉深处,那本普通的笔记本静静躺着——《库坦山林认知手记北坡篇》。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来时,阿希莉帕终于放下官方案头,像回到灵魂的栖息地般打开了它。笔尖在粗糙的纸页上流畅游走,带着温度描绘北坡耐寒松的虬枝、记录浆果成熟时鸟雀的欢鸣、解析树皮纹路诉说的岁月密码,甚至誊抄下一段关于山风与溪流对话的古调,旁边用阿依努语细细标注。这是她的圣殿,是未被“无害化”的文化火种,在尾形框架的冻土下悄然蔓延的根系。
库坦:无声烽烟起
库坦山脚下,崭新的校舍在秋阳下沉默。然而,平静的表象下,暗流因那份修订名单而汹涌。
小野参谋的副官带着几个面生的随从,在村口“不经意”地与人攀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