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一席 >
        学校迁回杭州的日程定下来了,画室的同学相约,去林先生独居的仓库帮忙打包行李。搭船从嘉陵江南边上岸,一片荒寥,在高与人齐的杂草丛中,我们几人m0路前行,走了两三里路,才看到废弃的军火库。

        听人说过,林先生的居所堪b苦行僧人。

        我走进他生活七年的屋子,当下就明白,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怎麽回事。

        低矮的土墙,脚下h泥地,四坪左右大。简单的床席和炉灶,收拾得整整齐齐。窗前四根木柱架上长木板,就是先生的画桌了。

        上百幅的画作靠墙堆着,我看到许多幅抗日宣传画,留意着画里头线条的走动,林老师要我们帮忙将画作分类,在长桌上展开,汉砖画、唐彩水墨还有印象派的风格,我发现先生在此潜心进行的研究,中国画的笔墨与西洋画的sE彩相结合,曾经在杂志上读过林先生创办杭州艺专时立了一块碑,碑上铭刻四句话:「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我们要走的路,既要学习西方画,也要学习中国画,还要把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画法融合起来,对吗?」

        先生听见我这样问,微笑道:「这是中国现代绘画的道路,中国的和西方的融合,大势所趋,也不只是在绘画上。」

        说完,他指了指墙边那一叠宣传画:「帮我拿到外头烧了吧!」

        烧了?我们全傻了。

        我猜其他人脑海里都出现一样的声音,却无人敢开口。默默地将画作搬到屋外,一张张展开在泥地上,都看呆了。

        我心想,偷藏一幅带回家肯定不行。跟先生开口要,肯定挨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