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澈与那位奉命同行的游军校尉张戎抵达时,正值营中主官--一位队率--在指挥士兵检点新送来的一批粮车。
这位张戎校尉,年约四旬,面sE黝黑,身形壮实,脸上带着几分武人的粗犷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据来前王德临私下透露,此人出身乡勇,凭藉战功一步步升迁至校尉,颇得郡守信任,负责督查南路几个兵站的防务和运转。他对赵谦突然安排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外谘」来「查实粮草、巡察守备」,显然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李少,你年纪轻轻,倒是得郡丞青眼。」一路上话语不多的张戎,此刻上下打量了李云澈一番,语气平淡中带着一丝公事公办的冷淡,「不过,军中粮草帐目、守备布防,自有法度,非一纸图谱可尽。还请李少在此地,莫要g涉营中运作,少问多看,若有不明之处,记录下来,回禀郡丞便是。」他话说得客气,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让李云澈当个旁观者,别指手画脚。
李云澈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却并未动怒,只是微笑拱手:「张校尉言重了。小子初来乍到,正是要向校尉和营中将士多多学习。一切自当听从张校尉调遣安排。」他姿态放得很低。
张戎见他如此「识趣」,脸sE稍霁,点了点头,便带着他开始巡视兵站。
起初一切如常。兵站的布局还算规整,营房虽简陋但也算整洁,哨塔上有人值守,兵器架上的长矛戈戟也擦拭得颇为乾净,新到的粮车正在依次卸货入仓,负责登记的书吏也在一丝不苟地记录。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麽明显的破绽。
张戎似乎也想尽快结束这次「陪同视察」,脚步很快,介绍也b较简略。
但当他们巡至一处位於兵站後侧、相对偏僻的备用粮仓时,一直默默观察的李云澈忽然停下了脚步。他的目光落在仓门前那片略显Sh润、尚未完全乾裂的泥地上。
这里地势略低,昨夜似乎下过一场小雨,地面泥泞。而此刻,上面清晰地留下了几道新鲜的、较深的双轮车辙,以及一些杂乱的脚印。
他蹲下身,仔细查看,指尖轻触辙痕深处尚未全乾的泥土。「张校尉,此处……昨夜似乎曾有重载的粮车入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