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一山高 >
        朱厚照自从落水後身子骨就一直不好,频频发烧畏寒,御医看诊也不敢用较猛的药只能配些温和无伤大雅的药然後劝皇帝暂停房事与游乐来调养身T,皇帝什麽人的话都听不进去何况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御医,皇帝生病了几天吃了几帖药,乖没几天见身T好转皇帝又故态复萌四处y乐游戏去了,於是病势一日坏过一日,皇帝犹不自觉没有收歛的迹象。十二月,皇帝在众人殷殷期待下终於启程驾返北都。

        一官厕朝籍,出入承明墀。

        十年卧林巷,恍若与时违。

        当时同升侣,往往列金绯。

        吾岂薄荣利,贫病恒相羁。

        清晨阅明镜,了了见须眉。

        自非食r0U相,藏拙安所宜。

        北返前严嵩写了这首诗,禅机就在最後一句,藏拙安所宜,他要把自己好好的藏起来,藏在安所宜之後。跟随皇帝北返的严嵩已经日夜兼程早一步回到京师,他并没有把钱拿去买大宅子,连修都不修维持原状,反而花了不少钱买书,严嵩酷Ai买书与读书者尤Ai珍本,他要一个世人眼前谦逊、廉洁、品高和满腹学问的形象,既不显山不露水还不洒汤汁。按太祖朱元璋立的规矩,官员在街道上互相遭遇时,品秩较低的官员要引马却道,如果路狭则下官要下马拱立於道旁,然而立国经过了百年左右这些规矩早成了一纸虚文,就连朱元璋铸造明令刻着「内臣不得g预政事,犯者斩」十一个字立於g0ng门的铁牌也在正统七年被大太监王振给毁掉,所以避道这事早成了天宝遗事,有些品秩低的官员或直接绕道或乾脆视而不见,有些甚至争道不让。

        严嵩因为是穷京官向来是走路去翰林院,严嵩不同寻常人,他还是有作为读书人的坚持,当他遇到品秩b他高的官员时,严嵩避道但会尽量退到远些;返京之後,严嵩其实口袋已有钱但他依然走路去翰林院点卯值班,但在遇到品秩b他高的官员时,他会像往常一样拱手避道,只是自此他不再避得远远的,街上的人都看见了,当然坐在轿子与马车里的上官也看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