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见於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篇】
钤山位於袁州府分宜县南二里的袁江南岸,山峦翠绿,溪水潺潺,阡陌纵横,可赏秋冬二景,回到分宜的一年之间严嵩在钤山的山麓与仆人严大亲手建造了堂舍取名为「钤山堂」,说是堂舍其实言过其实不过是用竹子和稻泥混合建造而成的简陋屋子而已,小窗放置几盆杂植的花儿,见它怒放颜sE,平淡中别有一番雅趣,涛涛浊世中有妻儿相伴,严嵩自问夫复何求矣;他在此隐居守孝、读书与着书,虽然人暂时离开官场却时时挂念着朝政,他与官场的人仍不时有书信往来,所以朝廷的事大致上略知一二。此时的严嵩已是三十而立之年,他蓄起了短髭穿着灰sE素袍头戴唐巾,唐巾是用乌纱制成的软帽,形式帽样与唐代的幞头相类似,只不过唐巾有垂下至肩上的两条布脚,严嵩的模样颇有威仪又不失文质彬彬,说是威仪也就是不苟言笑。
钤山堂来者不拒,无论是讨水喝的还是来此暂时歇脚过一会儿上路的,或者是请有大学问的严先生排解纠纷的,颜嵩无不欢迎。前几天就有李二和谷明登门,因谷明的一只羊跑进李二的地亩吃草而闹上钤山堂,李二说羊吃了他家的草所以当日的r汁应该归他,谷明不肯,谷明说草贱r贵这样他可亏大了,要不李二可以去谷明家割草Ai给牛吃给牛吃,Ai给羊吃给羊吃,自己吃他也不反对;双方吵没结果只好请翰林大老爷严嵩出面论公道,严嵩听完要谷明把一天产r量的一半给李二事才算结束。
今天严嵩才庆幸没人打扰可以安静读书,念头刚起就有人来了。老爷的贴身仆人小牛恭敬朝严嵩递上名帖说道:「老爷,这是您的访客,是否要见呢?」名帖上面书写的是访客的姓名字号、官职和籍贯住所,一般而言拜访者会将名帖交予被拜访者的门房,请门房转交予被拜访者。
守孝期间严嵩尽量减少酬对应和,虽然朝廷规制不会要求到守孝人不得与人往来的程度,因为这样也太不尽人情了,中国自古就是讲人情顺礼法的国家,但严嵩自律甚严,一般的人情拜访他基本上都用守孝不便为由予以谢绝,所以吃闭门羹的人也多。
严嵩打开名帖一看,是跟他同一年登科中进士的同年,而且之前还同在翰林院任职,这位同仁姓张名锋字远逸,官职上写着南海县知县,看来是要前往南海县就职路经袁州府时特意前来拜访,南海县知县虽是七品官但是个大县,从翰林院七品编修调至南海县算得上是优升了,张锋大人前途一片看好,张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就算事情不重要也得看在往日的交情份上,况且严嵩想知道目前朝廷的形势如何,那麽这人就非见不可。
严嵩特意到前门迎接老友,拱手说道:「张大人别来无恙,我特来班荆道故啊~」
张锋亦拱手说道:「年兄,折煞我了,我们可是同一年登科,别提你的名次还在我之前,何来如此生疏叫我张大人,莫非你不认我这个同仁,那我只好走人也。」说完作势转身要离开,被严嵩拦了下来。
严嵩笑笑说道:「好好,不叫大人不叫大人,张年兄,不,不,远逸兄,我在这里等你等到望眼yu穿啊,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盼来了,来,让我这个同年为你洗尘。」手一挥在前引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