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却微微翘起,无不得意的轻哼,“挺关心我嘛。”
兴许是要安心疗伤,或是伺机夺回玉笛,往后一些日子里,巴献玉倒真乖巧了不少。
伤仍重时,便安静听师父讲经。
师父告诉他:“他人不能渡你,只能靠你自渡。只有懂得众生疾苦,方能懂得生之珍贵。”
巴献玉听得认真,答得诚诚恳恳:“谨遵大师教诲。”
有时众人都已离去,他仍盘坐草团上,在院中静坐参禅,甚至三不五时向师父提出刁钻问题。
譬如,有一日,他问师父,“大师,你是不是佛?”
师父说,“众生皆是佛。”
他便道,“我怎么可能是佛?我情|欲|缠身,更没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
师父便道,“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你的心即是你的佛,见自己,既见众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