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徐春晔收拾书房时才发现,他这辈子拍了那么多别人的悲欢离合,而自己家里的相册里,关于儿子的照片,却凑不出十张。他错过儿子太多的成长经历,关于儿子的童年,徐春晔的记忆几乎是模糊的,就连儿子眉心有一颗小小的红痣这件事,都是后面看照片才发现的。

        好像徐开慈是一夜之间突然长大的,好像徐开慈就是生来那么高大挺拔,英俊无他。

        徐春晔没有教过徐开慈怎么骑自行车,没有在学校门口像别的父亲那样等着徐开慈放学蹦蹦跳跳从教学楼来出来,更没有在儿子迷茫和无助的时候,静静坐在他旁边,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怎么面对。

        仔细想想,连徐开慈的名字,都是岳丈取的。这个儿子,好像自己尽到的责任,就只是把他带到了这个世界上而已。

        突然出现在这间家的徐开慈已经十三四岁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思想,对于他这个父亲安排或者给予的那些,徐开慈都置若罔闻。对这些强加给儿子的,儿子不稀罕,也不想要。

        徐开慈好像是突然长大的,又好像是生来就和徐春晔对立的。

        他们的三观,爱好,甚至是习惯都大相径庭。

        他们了解彼此,却又看不懂对方,每一次见面,或者是徐开慈人生中的转折点,都是父子俩一次你输我赢的博弈。

        一场没有结果且两败俱伤的博弈。

        徐春晔希望徐开慈可以站在他的肩膀上,在这个圈子里走得更高更远,偏偏徐开慈从来就没有看过一眼徐春晔的肩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