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中国最早的道教理念,远比佛教的“无相”之说早两个多世纪。最早写作无象。指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概念。
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谓真理之绝众相也。又涅盘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
涅盘经三十曰:“涅盘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大乘义章二曰:“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盘法相释,涅盘之法离十相,故曰无相。”
维摩经不二法门品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同净影疏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曰:“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此无相有浅深二重。
林陌借助道教和佛教两方的理念,凝练出属于自己的先天无相罡气。
道也好,佛也好,魔也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