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七年岁末,九嵕山白家别院。

        虽说白宣、白震和白庆不在家,但是年还要过,按照袁媛的意思不仅要过还要过得红红火火。如此一来整个白家别院乃至整个袁家邑都是张灯结彩热闹红火。

        从袁家邑直通白家别院的大道已经由土路改成了用青石板铺砌的道路,字也不会像从前一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袁家邑的百姓就像爱惜自己的眼珠子一样爱惜这条路,可以说这条青石板铺成的路已经成了袁家邑富庶兴旺的象征。

        在袁家邑入口处的牌坊底下,专门设了一个袁家邑亭,亭长就是原来袁家村的老族长。这个亭的除了维持治安抓捕盗贼之外最主要的责任就是检查进入袁家邑的车辆和人员,而检查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看这些车辆人员是不是干净,其次才是检查有没有违禁品,是不是有证明身份的文牍。

        当然喽,干净的标准只能是表面,主要是看车轱辘上是不是沾满泥土,若有那就要到专门修建的水池子里冲洗干净,而且还得交钱。至于行人嘛,只要穿着干净整洁打扮得体文牍俱全就行了,因为谁也不可能扒开人家的衣衫看看里面干不干净。久而久之,周围的乡里也学着袁家邑的做派,轮富裕程度那肯定是比不上袁家邑,但是把面子上整得干干净净的自己看着也舒服,谁不喜欢干净整洁的环境呢。

        别院总管白赞领着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早早来到牌坊那里,老族长正指手画脚的指挥着一帮年轻人给牌坊挂红绸和红灯笼,街道两侧的买卖家和住户也都在打扫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乡老们则背着手来回溜达看谁家打扫的不干净就立刻指着鼻子教训一番。

        老族长一看白赞来了立刻说道:“你不在院子里听夫人召唤,跑到这里做甚,这有我呢,哪年误过事。今年家主和少家主不在,那就更不敢出一点差错。放心,谁敢不听话老汉就用拐杖抽他!”

        老族长顿了顿手中已经被他盘的流光水滑都泛着包浆的一人多高青藤拐杖,别看老族长已经是虚发如雪,但他杵着拐杖的样子,像极了一个手持戈矛的猛士,那样子甚是威武。这根青藤张是白宣在岭南深山里亲手砍下来的,白家亲卫千里迢迢背回袁家邑,当着众人的面将这根青藤杖献给了老族长。那青藤杖上刻着老族长的名字,名字的上面还有四个字,“袁氏族长”。

        老族长如获至宝,很不得睡觉的时候都抱着这根青藤杖。从此以后,老族长在袁家邑越发的威风,因为谁敢不听他的,他就用这根青藤杖抽谁,老族长管这叫做族规。

        当然,这根青藤杖打不了白家的人,因为白家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