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聪明的选择了暂时隐忍,因为他已经想好了怎么反击,这个反击就从巴清开始。

        九嵕宫,这座可以被称为大秦皇家珍宝馆的宫殿群如今变得非常热闹。正殿左右两侧的配殿已经被九嵕书院的教授还有来自原六国王室的藏书占据,除此之外,九嵕宫正殿前的平台上也搭起棚子,九嵕书院的学子在那里面抄录着各国诗书以及百家子集。

        扶苏听从了紫烟的建议,直接将原六国的史册收入府库之中封存。说实话,扶苏不看也知道,六国的史册中对大秦的记述绝对是贬大于褒的,能够根据事实记述的大概也只有嬴政杀嫪毐摔死俩弟弟,把亲妈幽禁起来的这段。扶苏做为大秦未来的皇帝,嬴政的嫡长子,他自然也是不愿意看到这种记载的,所以但凡是送到这里的六国史册,扶苏看都不看只命人登基造册之后就立刻封存在仓库内。

        正殿内,韩非领着几位院首在忙碌,六国文字各不相同,这些书上的内容都需要用秦隶重新抄录下来,翻译抄录这些事交给学子们去做,韩非等人要做的就是逐一核对抄录的内容和原文是否相悖。

        对这事最上心的就属儒学院院首,这位相当于儒家在关中的代表人物在年轻的时候恨不得志,因为在大秦儒学不算主流,也不被君主和各级官吏看中。但白宣建立九嵕书院并设置了儒学院之后,这位院首才算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如今这场汇集天下经典于九嵕的盛事被他赶上了,这位院首自然是尽心竭力想要促成此事。但他也知道想要改换秦隶是不可能的,但编纂一部旷世奇书还是可以的。太子说过,要把有周以来的所有经史子集全都合编在一起,这样一部书对于大秦治理天下意义重大。

        既然是要合编,那只靠九嵕书院一家是不行的,于是这位院首给太子扶苏拟了个名单,将齐鲁儒生以及他所知道的天下大儒还有百家名士的名字都罗列其上。可以想象,若是此事能够促成,那绝对是大秦一统天下后的一大盛事,也绝对可以收取天下读书人之心为大秦所用。有天下读书人帮着大秦说话,那些六国遗族就失去了道义上的支持。

        儒学院院首将一份刚刚抄录好的竹简送到韩非面前。

        “掌院,您看看这份可有差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