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儒生和代表大秦的九嵕书院的儒生这个见面之礼显得很融洽,在儒家弟子看来没什么不妥的地方,但嬴政看在眼里却不是滋味。因为他是第一次直观地看到儒学在华夏人心目中的位置,其影响之深传播之广大出嬴政的预料之外。

        嬴政:“诸君前来朕心甚慰,赐座。”

        “赐座。”

        众位儒生也不称谢只是拱手一礼随后齐刷刷的坐了下来,别看这些儒生年纪都不小了但一个个精神抖擞,正襟危坐,腰杆笔直,目光炯炯,直视嬴政。那气度那做派,就连大秦众臣也不由得啧啧赞叹。

        嬴政微笑着说:“朕驾临齐鲁,封禅泰山,不为别的,只想告祭天地,我华夏已经息兵止战,天下苍生从此不受离乱之苦,安享太平。朕窃以为此乃大秦之功,理应告及上天,请天帝降下神谕,教导朕如何爱惜子民如何治理天下。朕请诸君来一是想请教诸君封禅之礼,二是想邀请诸君与朕一起封禅泰山,与朕一起沐浴天帝福泽。不知诸君有何见教?”

        孔博士微微一笑侧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孟博士,这位孟博士手捧勿扳站起身说到:“陛下驾临齐鲁,先到峄山立碑宣扬功业,这本无可厚非。如今大秦一统天下的确是做到了息兵止战,但若言安享太平却为时尚早。陛下自登基以来,先是北伐匈奴后是南征百越,两次大胜威震天下,使得九州大地金瓯无缺,五湖四海解列王土,陛下之功甚伟。陛下之书同文、车同轨、同衡量也是明知志举。车同轨、同衡量利国利民,我等深表钦佩,但是陛下的书同文我等却不敢苟同。窃以为,陛下若想书同文就应该召集天下饱学之士,博采百家之长,群策群力,如此才能创制出天下人认可的文字。陛下也可借此机会收取天下士子之心,可惜陛下操之过急,匆匆忙忙就推出了秦篆。窃以为秦篆虽然书写便捷,但却没了华夏正统的风骨,不知陛下有何见教?”

        嬴政心里很是不爽,按照大秦的习惯,君主垂询臣下应就事论事,可这位孟博士并没有回答嬴政的问话。他先是小小的赞扬了嬴政一下,紧跟着话锋一转指出了息兵止战只是第一步,现在说安享太平为时尚早,同时还把矛头直指大秦既定国策之一的书同文,嬴政心里要是高兴才怪。

        不过嬴政对孟博士的话还是认可的,就书同文这一点来说,白宣就曾对嬴政提出过召集天下士子齐聚咸阳共同商议的建议,如果那样做了,可谓是有史以来的一大壮举,足可以彪炳青史成为一段千古佳话,更重要的是,一举可收天下读书人之心,也可将百家为其所用。但嬴政不只是出于何种心理,他并未采取白宣这个建议,而是直接让李斯把这事干了。如今看来就连嬴政自己都有些后悔,操之过急,的确是操之过急了。

        嬴政微笑着说:“孟先生所言极是,的确是朕急切了些。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待到朕封禅之后,定会将诸君请至咸阳,共襄此盛举。”

        啪啪啪啪,七十位儒生齐刷刷用手中勿扳拍击手掌表示对嬴政的回答很满意。孟博士说的很对,嬴政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长城、修驰道、车同轨、同衡量甚至是挖灵渠这都是于国于民有利的举措。但是若说统一文字这就涉及到文化领域了,在这个领域里大秦并不占据主导地位,说白了就是大秦在文化上不站在时代前列,所以就应该向先进的文化学习借鉴,这才是明君之举。不过,嬴政毕竟是天子,不管这些儒生心里承不承认,嬴政就坐在那个位置上,行使的就是天子之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