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主将屠睢的那一路人马遭到了以西瓯部落为主力的百越联军的顽强抵抗,联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凶悍惨烈的激战。秦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广西及越南。
在战争中,百越联军在首领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联军甚至不惜隐匿深山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并且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迫使屠睢多次请求嬴政迅速补足粮草。好在白宣在准备南征的时候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这才让南征将士的粮草草物资供应没有中断。
除此之外,秦军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那就是南方炎热的气候。秦军将士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也就是以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人居多,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
屠睢经过无数次血战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杀进了西瓯腹地,但就在他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百越联军就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大致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屠睢战死。
嬴政看着这份军报,他的眼光在韩信这两个字停留了很久。南征百越的主将是屠睢,之前的军报都是屠睢所写,如今却换成了韩信。
韩信是南征五路大军中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将领,现在由他向皇帝奏报是因为韩信所率那一路兵马,是秦军南征部队中唯一一支没打过败仗,顺利完成预定战役目标的部队。按照大秦军律,主将阵亡余者皆罪,跟随屠睢的将领现在已经没资格向皇帝奏事了。
嬴政对韩信并不陌生,可以说韩信是近几年举起的年青一代将领中得佼佼者,魏缭对韩信的评价是:用兵无常,诡计多端,时而迅猛如虎,时而狡诈如狐。与之对战,稍有不慎便会中计。所以嬴政对韩信还是很欣赏的,最主要的是韩信是白宣的弟子,也算是太子扶苏的同门师弟。
这份军报既然是韩信所写,那么嬴政就有理由相信秦军此战损失不在少数,伏尸流血二十万应该不是虚报,因为如果不是主将战死,损失巨大,哪里轮得到韩信来写军报呢。
按理说南征失利,损兵折将,嬴政应该既震惊又愤怒才对,但是此时嬴政的内心的狂喜却隐隐盖过了对南征遭遇大败的恼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