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蛟选了一片河道笔直开阔的地段沿河布防,等到兰鄙俚的十几万大军集结完毕之后,成蛟的防线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布满了从榆林塞紧急调运过来的弩炮、攻城弩和一窝蜂。

        在防线中间部位一座高大的碉楼俯瞰整个战场,碉楼上竖起两面大旗,右面大旗上写着“长安君成蛟在此”,左面的大旗上写着“兰鄙俚速来送死”。成蛟穿一身耀眼的铠甲披着大红披风,每天都到碉楼上观察敌情。

        他那身铠甲不是他经常穿的战甲,而是校阅时穿的铠甲,虽然也是大秦工匠精心制作,防御力超强,但却比一般战甲多了很多装饰物。比如胸甲上的八朵五彩云纹丝绦花结,老远一看就醒目异常。那腰间的皮带上镶嵌着银质的花纹、兽头,每个兽头嘴中都叼着金黄色的流苏,这是表明成蛟是皇族血统。一般的秦军大将的披风都是黑色的,但成蛟却披上了大红色的披风,这样子要多威风有多威风,要多耀眼有多耀眼。

        成蛟这样做不是为了显摆,而是出于他对匈奴人的了解。如果成蛟的对手是冒顿,成蛟绝对不会这样,但如今的对手是兰鄙俚,成蛟为了激怒和吸引兰鄙俚。成蛟的这一招很见效,当兰鄙俚率领大军来到河边时,看到那大旗上的字,再看看碉楼上耀武扬威的成蛟,兰鄙俚的怒火直接冲到了头顶。

        “成蛟小儿,你敢这样小看我,今天不砍了你的脑袋誓不罢休!勇士们看见没有,那个在碉楼上蹦来跳去的家伙就是秦国国王的亲弟弟成蛟,只要抓住他咱们跟秦人要什么他们就得给什么。天狼的子孙们,大匈奴的勇士们,给我杀呀!”

        雪亮的弯刀指向成蛟,在一位万夫长的率领下,三万匈奴骑兵排开阵型纵马狂奔杀向河边。当冲在最前面的近万骑兵来到河边时,他们翻身下马占据高处,单膝跪地,取下背上的弯弓搭上狼牙箭。

        匈奴千夫长:“放箭!”

        嗡,漫天的狼牙箭射向对岸。匈奴人也不傻,也知道用弓箭掩护其他兄弟渡河。

        随着匈奴弓箭手射出箭雨之后,后续到达的匈奴骑兵一头冲进河中,缓缓流淌的河水顿时像开了锅一样。成蛟选的这段河道非常有讲究,首先是必须挡在匈奴必经之路上。第二是河面要开阔,水流要比较平缓。第三就是不能太深,要刚刚好没到马脖子那地方。也就是说匈奴的战马的四蹄要能踩到河底。

        第一个条件很好理解,第二和第三个条件就令人费解了。河面开阔这是必须的,因为可以增加敌军渡河的难度拉开交战距离,发挥秦军远程武器在射程上的优势。但水流平缓还不能太深就不对了,想要迟滞敌军不是应该水流湍急越深越好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