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这些人更远的是一些有资格到章台门上观礼的下级官员以及从各郡县挑选来观礼的各地士绅名流,这些人加在一起约有两万余人。当然,这些人是没资格到章台门上观礼的的。他们只能坐在位于城楼两翼的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制观礼台上。
在章台门对面是十几万身穿白袍的咸阳百姓,现在他们和天下百姓一样有个统一的称呼,黔首。黔字从黑,黔首也就是黑头的意思。
那么嬴政为什么管百姓叫黔首呢,这里面是不是有贬低百姓的意思呢?答案是你想多了,这只是秦人的一个普通习惯而已。
大秦尚黑,黑为贵,大秦的战旗是黑的,士兵的军服铠甲也是黑的。从嬴政的衮冕到普通官吏的官袍都是黑的。百姓是没资格穿黑的,他们衣服的颜色只能是杂色,若是有了军功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公士也是可以穿黑的。但唯有一样东西大秦人无论贵贱都可以用黑,那就是包头的头巾。
不要被现代影视剧影响,其中类似额头上绑根白带子或红带子的情况在大秦是没有的。秦人是围头巾的,而且头巾的颜色不分高低贵贱必须是黑色。故此,嬴政把黎民、庶民、百姓改为黔首并没有像后世人说的那样有贬低百姓把百姓看作自己的奴隶的意思。
嬴政之所以该黎民百姓为黔首,只是出于秦人的习惯,而且如今大秦一统天下,那么大秦的法度就是天下人应遵循的法度,秦人的习惯就应该成为所有人的习惯,嬴政想的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为啥十几万黔首都穿着白袍,那是因为在服饰上大秦遵循的是周礼。黑为贵白为吉,所以每逢庆典喜事,百姓的礼服全是清一色的白袍。这也就是后来的朝代里管那些还没有发迹的人叫做白衣或白丁的由来。
十几万黔首身穿白袍往那一站,那视觉冲击力绝对震撼。想想看,十几万白衣好似大雪茫茫,但大雪之上还有一片黑压压的脑袋,这场景都没法形容,就好像雪白的奶油上洒上了黑芝麻一样。
为了搞好大阅兵,白宣是煞费苦心。别的不说,但说为了让这些百姓不到处乱跑,也能站整齐,白宣事先命人在地上用白线划好了格子。大秦的百姓是最守规矩的,让站在格子里绝对是两只脚都在格子正中,每一个踩着白线的。从章台门上望过去,横看竖看都是一条线,说不出的整齐肃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