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是楚国名将不假,但是和同时代的王翦、白起、李牧、廉颇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些年来楚国也没打过什么像样的战役,名将都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不管你是将门世家也好还是出身高贵也罢,战场就是战场,死神眼里没有啥高低贵贱之分,想要取胜就要比对手更狠更狡猾。

        大秦连年征战不止,从将军到普通士卒全是身经百战的骄兵悍将,不管从哪各方面都比楚军强胜百倍。而楚军唯一的优势就在于本土作战,而且是卫国之战,将士们士气高昂、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楚军的单兵素质虽然不如秦军,但是如果不计较将帅的个人能力的话,楚军将士还是很能打的,主要是他们作战悍不畏死。当然喽,是在全军上下齐心死战的情况下,如果出现溃败照样跑得比兔子还快。趋利避害人之本性,这没什么不对的。

        项燕看着在平舆城前叫骂不止的三万楚军,再看看城墙上还有连营内一边吃着饭一边像看耍猴一样看着楚军的大秦将士,项燕的心如同被放在烧的冒泡的油锅里煎熬一样难受。

        从秦楚两军在平舆对峙开始,原本准备拼死防御的楚军发现,秦军竟然不主动出击,这让斗志昂扬的楚军将士大为兴奋,全军上下求战心切。于是项燕试探着发起了几次进攻,但这几次进攻都被秦军轻松地打了回来。项燕好歹也是名将啊,他仔细看了秦军的连营之后也是一筹莫展。

        大秦的连营设计的攻防兼备,你攻中间一点两翼来救,你攻左翼或者右翼中间来救,而另一翼则会猛攻楚军连营,这就会让楚军陷入首尾不可兼顾的危难境地。因此,经过几次试探攻击后,项燕没招了。

        楚王负刍得知秦军就像一只巨大个的刺猬,缩成一团赖在平舆既不进攻也不后撤之后,负刍也是束手无策。最后只得给了项燕一个答复,那就是跟秦军对峙下去。这是打算和秦军拼消耗了,按理说负刍这个办法虽然算是个笨办法,但不得不说在这种情势下拼消耗不失为一个良策,只是这个办法所耗费的物资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成倍的加巨。别看楚军是在本土作战,实际上后勤供应一直不是楚军的强项,楚国大半国土处在炎热潮湿的地带,食物储存、运输都是个难题。但是楚国君臣认为就算再难,也要比秦军轻松得多。秦军的物资补给要从遥远的关中送到平舆前线来,一车粮食从关中运到平舆之后大概也就剩下五分之三,因为运粮的人也得吃饭啊。

        仅仅从这一点上来看,楚军和秦军打消耗战不失为正确的选择。但是做为楚军统帅的项燕却越来越焦躁不安。楚军和秦军对峙从开始到现在将近五个月的时间,每天楚军都会挑战不止,但秦军主将王翦严令全军坚壁自守、从不应战。曾经有个副将告诉项燕,他说王翦胆小畏惧楚军,秦军畏惧,龟缩不出,项燕把这个副将狠狠教训了一顿。王翦会胆小?人家那是谨慎好吗。在项燕看来,秦军哪里是畏战不出,那分明是在做着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打算。

        这还不是最令项燕担心的,随着联军对峙时间的延长,楚军将士从最初的士气高昂变成现在斗志松懈、疲疲塌塌的样子,就连每天例行的叫战都疲于应付,这才是项燕最最担心的事情。

        楚军斗志松懈,那么秦军如何呢?秦军的状态更让项燕忧心,因为秦军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这么长时间了秦军的士气不仅没有松懈反而越来越高。

        秦军主将王翦与士兵同吃同住,每天领着将士们开展各项运动,还进行各种比赛优胜者给予奖励,这些运动不仅保持了将士们旺盛的士气,也提高了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最让项燕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到现在为止,秦军的物资供应一直很充足,在如此炎热的楚地秦军竟然能保证让每个将士每隔三天吃上一顿肉,而且是不限量敞开了吃。要知道,平舆秦军整整有六十万人马,平舆和大秦腹地关中远隔千里。这年月又没有铁路、高速、没有冷藏车,大秦能做到把肉运到前线就已经堪称奇迹了,但大秦不仅把肉运到前线,而且还做到了保质保量。这已经不能用奇迹来形容了,必须用神迹来称赞大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