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国第一侯秦襄公赢开因为有救驾和护驾之功,于是周平王把被犬戎占领的岐丰之地也就是现在的关中封给了秦襄公,从此开启了大秦和犬戎的百年征战的历史。秦襄公死后,其子秦文公继位打败了犬戎夺回了岐丰之地,至此秦人才正式占据关中,有了争霸天下的根基。

        秦襄公是和犬戎作战时战死的,秦襄公的哥哥也是战死在和西戎作战的战场上,秦文公更是一位智雄双全的君主,当他把秦国交给自己的孙子的时候,犬戎已经被秦军撵到了草原上,犬戎经过漫长的繁衍分裂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的匈奴、林胡和东胡等异族。由此可见,秦军一直在和这些天生就会骑马射箭的异族人作战,大秦骑兵的战力有多高就可想而知。再加上白宣以镇北军为全军楷模,大刀阔斧的改变了秦军兵种编成,如今的秦军骑兵成为了主力,战车兵的编制已经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再看楚军骑兵,说实话在历次作战中表现平平。楚国向南征讨百越的作战基本上用不着骑兵,有舟师就可以了,骑兵在那种河湖水网遍布的南方地带就如同现代的坦克开进了沼泽地,那是有劲也使不上的。合纵伐秦时出军的骑万匹倒是参战了,可是这战果实在惨不忍睹,关键是楚国的马不行,别说是跟大秦的高头大马比就是跟燕赵韩魏的战马比也不在一个档次上。因此楚国的骑兵部队跟多的是象征意义上的,只是解决一个有跟没有的问题,至于装备的改良,战法的研究基本上近百年来没啥改变。

        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国相春申君黄歇算是有本事的,但也没把军队建设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黄歇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他大权在握,一言九鼎,虽然屡次和信陵君一起合纵伐秦,也让楚军在兼并周边小国的战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功成之后黄歇首先干得是谋求封地、修茸宫室,而楚国的贵族们也都如此,整个楚国都被一股苟且偷安,无所作为,崇尚奢靡的风气所弥漫。这也是导致楚国一蹶不振,始终被秦国压着打的原因所在。

        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当蒙恬找不到恰当的词来形容楚军骑兵的战斗力时,李信才会笑出声来。

        李信抬手示意,众将立即正襟危坐。李信起身来到蒙恬身边接过长杆指着沙盘说:“方才蒙恬将军说的很周详了,诸君都是沙场悍将也是军中老卒,经历过的杀伐没有一百也有几十,可为什么还要如此详细的讲给诸君听呢?”

        众将互相对望均摇头表示不知,李信说到:“本将告诉大家,此战虽是本将为帅蒙恬为副,实际上此战是大王亲手布置的。大王之所以选本将为帅这其中的前因后果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王翦老将军要六十万才能出兵,六十万相当于我大秦举国之兵。六十万大军一出关中几乎没了青壮,我大秦灭赵平燕破魏,拓地何止万里,那都需要精兵猛将驻守。君侯为何亲赴北疆整饬边防,那帮狼崽子绝对不会坐视我们消消停停的攻楚,他们就是要在我们忙不过来的时候扑上来,从我的背上撕下一块血肉来。君侯座镇边疆九郡,那不是去享福的失去拼命的!若是真的调兵六十万,大秦边疆各军都要抽调至少一半人马参战,若此时匈奴、东胡、月氏一齐来攻,君侯就只能率领将士们拼死血战了!所以,本将才跟大王说只需二十万就能灭楚,二十万人马,说实话不多,但本将就是要用这二十万人马攻克寿春,生擒楚王!”

        “攻克寿春!生擒楚王!大秦万胜!”

        李信:“蒙恬,你继续说。”

        蒙恬:“趁此楚国内乱,各方势力争权夺利之机,我军兵分两路。一路由主将亲率攻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本将率一军攻打寝今河南固始县沈丘东南随后攻鄢郢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攻郢陈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两军齐头并进,最后会师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全军猛攻寿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