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为何不是白宣顺应天道来投大赵。”

        “嗤!”

        六位大秦奸细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冷笑,红绵咳簌一声皱了皱眉。李牧当然知道那六个大秦奸细为何冷笑,秦军都打到赵国家门口了眼看着就要马踏邯郸,即便赵王迁和郭开不整这么一出窝里斗,李牧也知道邯郸迟早是守不住的。他作为一个打了多年仗的宿将,若是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的话,那他也就不是李牧了。

        本来是争面子赌气说了那么一句,没想到被大秦的奸细看了笑话,李牧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你回去告诉白宣,本将感谢他能够推心置腹,告诉他永解华夏腹背之患也是本将一生所求。若是本将不能与他携手共破异族,就请白宣不要忘了他说过的话。告诉他,叫他代替本将完成这一生所求!”

        红绵:“将军何必如此固执。将军,这里还有一封信,将军听我念完之后再做决定可好?”

        不等李牧答应,红绵打开竹简念到:“秦王诏曰:将军李牧,悍勇伟烈,半生戍边,威震胡虏,使异族望而却步,乃华夏飞将也。今授李牧大秦代侯,封太尉掌代、云中、雁门三郡军政事,授节钺,三郡军政事务均由李牧决断。副将一下将佐皆由李牧任免,只需报军帅府批录即可。代侯,寡人把东地三边交给你了!”

        这是秦王嬴政的王诏,意思是说授予李牧代侯爵位,封太尉。跟当年的白宣一样,执掌三边军政事。如果说当年的白宣实际上是北地之王的话,那么李牧只要接了这道王诏,那他就是名副其实的东地之王。最主要的是,嬴政的王诏从一开始就把李牧当自己人看,王诏上没有一句提到降将这个词。而且通篇对李牧赞叹有加,最后还加了一句非常口语化的嘱咐,说实话即便是满篇的华丽辞藻都比不上最后那一句话贴心。听到最后那句话,李牧也不由得心中发暖眼圈发红。

        戍边大将看似权力很大风光无限,但是也最容易受到君王猜忌,而嬴政的那句话,绝对可以让任何一个戍边大将为其抛头颅洒热血,死而无憾。这就是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是这个时代的人的特点也是他们崇尚的做派。

        李牧收回长剑,红绵心里一阵激动,她心中说到:“要归秦了吗?这可是李牧哇,赵国的头号大将,他若归秦不仅可以直接摧垮赵国,甚至还可以摧垮楚、齐、燕、魏,使其不能生出任何抵抗之心。这,这,这功绩太大了呀!”

        红绵试探着问道:“将军,归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