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齮快步来到宿卫环视的正堂门外,到了这他也不敢露出狂态,规规矩矩摘下佩剑交给侍卫,随后张开双臂任凭一身黑甲脸上戴着黑面具的黑冰卫搜身。

        黑冰卫搜身完毕话都不说只是一摆手,桓齮此时也不狂了,拱手一礼走到门边。

        “末将桓齮奉命来见君侯。”

        “进来。”

        门从里面开了,桓齮迈步走进堂内。里面的场景立刻将桓齮的眼睛吸引过去。只见宽敞的大堂内四壁上挂满了地图,正墙上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几乎上边挨着横梁下面挨着地板,一架带着四个轱辘的木制人字梯摆在地图前面。

        张良站在梯子顶端回头看着围着一个巨大沙盘的白宣、王翦、杨端和、蒙恬还有李信。白宣每说一个地名,韩信就拿起一个涂成红色或者蓝色的竹片制成的小箭头递给张良,张良就会把这个小箭头按在地图上的某处。有时候还得推动木梯才能到达那个位置,张良随着白宣的讲述不断地爬上爬下。

        这种场景是桓齮前所未见的,大秦的将领们都是从士卒一步步杀上来的勇武没的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参战次数的增多,经验和智谋比其他国家的将领只强不弱。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军事指挥是极其不专业的,尤其是没有建立参谋制度,这让主帅不能全面的掌握敌我态势也没有全方位的讯息可供参考,所凭借的只是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所以说像白起、廉颇、王翦、蒙骜这样的将军绝对是堪称天才的存在,而白起军神之名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想想看,现代的司令员们拿着小棍儿指手画脚的时候,还要不停询问各位参谋我军到哪敌军到哪,敌军有啥我军有啥,谁谁谁布置在这,那谁布置在那,参谋人员一个电话或者手指一动命令立刻就能传到到位。

        人家白起脑瓜一想就领着秦军将士杀了出去,几十万大军就能完全按照白起的意图如期达到指定位置,还能活埋四十五万赵军精锐,没法比呀,真是神人。

        白宣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清楚,所以他就要把学过的凡是有助于作战指挥的东西都弄出来,还要和古代实际情况接轨,这事也挺不容易的。太高端的肯定不行,简单的还是可以的,但就是这简单的几样也让大秦的将领们眼界大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