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嘉:“和秦国联姻的谁能比得过楚国,当年宣太后还在,秦王却将楚怀王骗至咸阳直至客死秦国。而秦并未因为和楚国联姻就停止攻打楚国,五国合纵伐秦兵败之后,秦王政挥师南下直逼楚国国都,逼得楚王献上宗室女和亲才退兵。但所占之地可曾还给楚王?若是和亲又用,楚王又何必迁都寿春?父王,不可相信秦国!”
赵王偃也觉得太子嘉说得有理,所以他缓和了口气说到:“我儿说得有理,寡人也并没有指望一次联姻就让秦国放弃野心。寡人需要的是时机,需要的是让赵国强大起来的时机。寡人之所以会那么问魏缭,之所以会忍痛割爱将你妹妹嫁给嬴政,就是为了争取这个时机。现在这个时机到了,寡人必须抓住!寡人不是相信秦国而是相信自己的判断。”
太子嘉:“父王难道要攻打燕国?”
赵王偃:“没错,燕赵之间历来征伐不断,这个燕王野心不小可本事却不大。那个太子丹更是一无是处,我军和秦军交战胜负在伯仲之间,若是打燕军就有必胜把握。当此时,嬴政和敏代情意绵绵,大秦君侯白宣病势沉重,吕不韦又薨逝不久,嬴政怕是没心思对外征伐。这是我大赵崛起的好时机,理应趁此机会开疆拓土增强国力,即便将来嬴政起兵伐赵,可那时的大赵已经今非昔比,定可拒大秦虎狼于国门之外!”
太子嘉:“父王之言儿臣不敢苟同。如今天下秦王独大,秦军单独征伐一国可谓得心应手,因此当前不是各国互相征伐的时候,而是应该联手对付大秦。各国之中唯有我大赵有和秦国抗争之力,在嬴政心中我大赵就是其眼中之钉,肉中之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故此儿臣肯请父王为合纵之长,儿臣愿效法信陵君为联军统帅率师伐秦,请父王应允!”
赵王偃猛地站起身来直视太子嘉,而太子嘉却丝毫不回避一双朗目直视赵王偃,这让赵王偃的怒火陡然而起。
就像燕王喜不喜欢太子丹一样,赵王偃也不喜欢太子嘉。太子嘉是赵王偃的王后所生,是根红苗正的赵国王位继承人。但是赵王偃在继位之后偷偷跟着郭开去了一趟逍遥楼,看上了逍遥楼的头牌。
但是这位头牌被一个赵王宗族抢先一步赎身从良,没过多久这位赵王宗族就莫名其妙的死了,这位头牌就成了小寡妇儿。然后赵王偃名正言顺的把这位头牌娶进后宫。为了这件事,李牧还曾经以此女出身不正、扰乱宗族血脉,会导致社稷倾覆为由劝说赵王偃不要纳其为姬妾,但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赵王偃不听。而且对这位头牌宠爱有加,后来这位头牌从姬妾直接上位成了赵王妃,再后来就成了历史上的赵悼倡后,完成了从一个娼妓变到王后的华丽变身。更了不起的是,她还为赵王偃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公子迁。赵王偃对公子迁的宠爱胜过太子嘉,多次提起过废长立幼的事情。但是因为太子嘉是嫡长子而且有德行受到百姓臣民爱戴,所以赵王偃的提议被群臣抵制,也只有郭开一直支持赵王偃的决定,也为公子迁出谋划策,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郭开和那位头牌也曾经有过肌肤之亲吧,反正肯定是有关系的就是了。
尽管公子迁品行不端,目光短浅,但是他受赵王偃宠爱啊。总而言之,赵王偃看公子迁哪哪都顺眼,看太子嘉怎么看怎么厌烦。如今爷俩政见相左闹了个大眼瞪小眼,赵王偃心中的怒气可想而知。
赵王偃:“合纵伐秦?历次合纵伐秦我大赵都是血战在前可结果呢?不还是丧师失地损兵折将吗!难道你自以为本领超过信陵君,那么寡人问你,信陵君何在?呵呵,他早已变成函谷道边的一堆枯骨了。寡人再问你,你可以胜过大秦战神白宣吗?你也听见了,白宣病重,秦军无帅正是大赵开疆拓土的好时机,这点道理还用寡人教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