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秦王政七年秋末,在大雪来临前的最后一次对战时,成蛟见到了他曾经的好友,冒顿。

        两个人当时距离约有一百步远,成蛟看到冒顿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匈奴贵族的模样,他骑着一匹雪白的马,马前蹲着一匹巨狼,和冒顿并肩而立的是一个骑着黑马的白发老人。

        成蛟看见冒顿对他挥了挥手,成蛟也举起了右手,随后猛地一挥。铁鹰军弩箭齐发,结束了这场战斗,草原上留下了近百具匈奴骑宾的尸体。

        当成蛟来到冒顿站过的地方时,他找到了冒顿扔在草地上的木简。木简上用金文大篆写着“成蛟,我们现在有同样身份了。我们可以公平对决,你是白宣的弟子,别给他丢脸。”

        成蛟哼了一声,随后把这份木简直接送到咸阳,嬴政看后哈哈大笑连声说好,随后咸阳卫戍和旄头骑当中最有经验的三百斥候调给了铁鹰军义渠驻军。

        秦王政七年也有一件伤心事,老将蒙骜去世了,病死在军中。这位深受将士们爱戴的名将终于走完了荣耀的一生,也兑现了他马革裹尸还的誓言。唯一的缺憾就是他并非战死的。不过即便如此,蒙骜的身后之事也是极尽哀荣,本应守孝的蒙武接替了蒙骜的职务,蒙恬和蒙毅留在了嬴政身边参赞军机。

        秦王政八年还有一件喜事,相国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终于校对完毕,开始大规模的人工抄录、刻制,这就意味着这部算是百科全书的巨著成书了。抄录、刻制的工作除了吕不韦的门客外主要交给了九嵕书院。

        这是吕不韦亲自请嬴政下的王诏,因为白宣在大殿上说过,吕不韦的书想要发行天下就必须把这事交给九嵕书院来办。否则,哼哼。

        吕不韦对白宣的话向来深信不疑,于是亲自跑到白宣府上和白宣喝酒,当《吕氏春秋》的署名上多了白宣二字之后,九嵕书院什么条件都没说就接受了这部书的发行工作,至于怎么做,那就不需要吕不韦费心了。

        嬴政也很好奇,他想看看自己的大兄怎么又快又好的解决这件事,于是借机会下了一道王诏,要求白宣在一年内弄出三千套《吕氏春秋》,嬴政说准备当做国礼的。白宣当着众臣的面拍了胸脯,可后来却发现要被打脸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