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宣,大秦北地安稳了,大秦是不是就要和六国开战了?如今韩国最弱大秦灭韩不费吹灰之力,接下来就是魏国和赵国。阿宣,你可还记得你比当初对我的承诺?”

        白宣:“记得,我会尽量做到。但是到了如今我才知道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重,有些时候我并不能左右全局,而且我是秦人,也是大秦的武安君,我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大秦的利益。既然你说到这,那么我觉得时机不到,本想和你商量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徐安:“白宣,你是不是想让我投靠大秦?”

        白宣:“红绵还在邯郸,赵国一天不灭她就一天不能过自己想过的日子。我知道你心里有赵国,但我更知道你心里最牵挂的是红绵。所以,我跟你商量的事就是我需要你加入大秦冷锋。你就留在北地三郡,我想让你深入匈奴腹地,我给你临机决断的权利,大秦冷锋北地部由你执掌直接归我辖制,无需针对别人。如此你既可以为大秦效命,又用不着面临尴尬,最主要的是你有了这个身份之后,红绵会更加和你亲近,到时候我可以把她也调到北地三郡,如何?”

        说完这段话之后,白宣自己心里都暗叫惭愧,徐安的本事毋庸置疑,他长期云游天下见多识广,这是一个奸细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白宣的屠狼士都是从镇北军中挑选出来的,主要组成人员还是三百白家子弟中年龄比较大的有作战经验的人,但即使是这样损失还是很大。

        所谓术业有专攻,古代的奸细其实就是现代的间谍,和军中斥候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个道理白宣明白,但情况紧急不得不采取这个下策。冷锋算是比较专业的间谍了,但冷锋北地部也是组建不久,无论是在规模和人员素质上完全不能和潜伏在其他国家的冷锋相比。说白了,大秦针对匈奴的谍报工作其实就是一片空白,此时急需一个各方面都极为出色的人担起大任,而徐安就是最佳的人选。

        不过白宣也明白,想叫徐安为大秦效力不太容易,别看徐安是个剑客但却是一个心中有国家观念的剑客。所以,白宣毫不避讳的将此战的计划和盘托出是想让徐安明白由于他好心办错事给镇北军带来了重大损失。徐安这个人的脾气秉性白宣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就是一个重义气又不愿意欠账的人,尤其是知心的朋友更是如此。白宣和徐安之间有过一段恩怨,但是徐安从未背地里暗算过白宣,什么事都摆在当面,俩人之间的关系用惺惺相惜来形容是比较恰当的,所以白宣利用了这种关系打算收了徐安。

        除此之外,白宣还用了美人计,红绵是徐安的软肋,也是最能让徐安俯首听命的最佳理由。可以说白宣从来就没怕过徐安寻仇其实就是因为知道徐安对红绵的这份情,如今这份情被白宣利用了,白宣觉得自己不太厚道,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徐安能归附大秦总比将来哥俩在战场上针锋相对要好得多。

        大帐内静悄悄的,白宣心里也很紧张,他最怕的就是徐安拒绝。就在白宣忐忑不安的时候,徐安站起身来说到:“阿宣,还记得我离开的时候你说过的话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