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提起了精神,子楚笑着问到:“所谓旁观者清,郑国,你想到了什么不妨直言。”
郑国:“大王,大秦立国至今历经百战,秦人骁勇善战但却不擅耕种。历代秦王以及国相殚精竭虑富国强兵,但在商君变法之前却兵不出函谷,而且屡屡战败而归丧师失地。大王可知原因何在?”
子楚:“愿闻其详。”
郑国:“诸侯纷争,王权更替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时机未到,劳而无功。大秦占据崤函之利雄踞关中毫无问题,但若想一统天下却也力所不逮。大秦子民吃苦耐劳一战死沙场为荣,可谓天下雄兵之表率。但是,若无军资支持也是徒唤奈何。大王,秦军之前屡次出关攻城略地,开始打的六国丢盔弃甲,但越到后来攻击力度就越低,这就是因为军资不继的缘故,也说明大秦的国力还不足以支撑灭六国。故此郑国以为,大秦若想一统天下,必先做到真正的富国之后才是强兵。”
白宣哈哈大笑问到:“你有何妙策?”
郑国:“郑国来秦之后,遍寻关中大地有所发现,若是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之间,穿凿一条灌溉渠道,渠成之日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初步估算可达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若按亩收一钟折今100公斤折算,关中将为沃野,且无凶年,秦便可以此富强,卒并诸侯!”
郑国这话让吕不韦、李斯等人一时没转过来。这说的好好的灭韩怎么就转到修渠上了。韩非也是皱着眉头看着郑国,他也没弄明白郑国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药。
白宣:“那么应该从哪里修到哪里,要动用多少人,需多长时间?”
郑国:“某家测算过,此渠渠应首位于“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西北。渠线沿瓠口东进,过寨子沟后东北折,经公里、椿树、吕村一线,于水磨村附近横绝冶峪河,至甘泽后东折,于龙泉入三原境。此渠长约三百余公里,需三十万人工耗费十年时间。”
吕不韦:“荒谬至极,三十万人工,十年时间。你干脆直说大秦不要征讨六国只要治理关中,关中大熟天下自然归心算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