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遇到大年了吧。”郭子来不想在这上面纠缠,将果树的大小年说了出来。正常情况下,果树一般一年大年一年小年,大年大丰收,小年小丰收,轮番休养生息,自行调整。
不是郭富贵提起,郭子来还真没往这方面考虑,毕竟自家的果园,以往真没有摘过这么多的果子,品质又这么好,别说外人,就是父亲也有疑惑。因为自家果园的情况,郭太山最清楚,那一年也没有今年产的果子多,也没有今年的果子大,果子甜。
郭子来说着往前走着,他要看看整体情况。
卸下的果子小山一样堆在地上,浓郁的果香弥漫整个果园,那红通通的果子象玛瑙一样散发着柔光,甚是喜人。
王晶晶这里看看,那里走走,她还没有见过采摘果子的情景,对此既好奇又新鲜,闪着一双大眼睛,一会拿起一个桃子,一会拿起一个梨子,一会又拿起一个枣子,都是那样的鲜艳,都是那样的肥大,都是那样的香甜。
一路走来,王晶晶一会儿吃一个桃子,一会儿吃一个梨子,一会儿吃一个枣子。看到一筐筐的果子还想吃,可是又吃不下,应了一句俗语:眼里饥肚里饱。王晶晶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王铮看着堆在地里的果子,非常高兴,从他品尝到的果子味道看,这一批和以前一样的品质味道,品种更多,味道也不差,完全可以在一家人生活广场搞一个专柜,重新设计一个包装,以特供、专供或者以进口水果方式进行宣传,一定会吸引市里富豪们众多的眼球,只要吃过一次,大卖根本没问题。
在王铮的眼里,一切都是以经济利益为重,这也应了一句话:在商言商。思考的都是如何高价卖出去。
郭子来倒没有想那么多,因为他知道,自家的果子是不愁卖的,即使像以前一样走街串巷,开着三轮车去卖,也会很快卖完,不过倒是很辛苦,郭子来不想这样。一次性卖出去,既省心又省力,多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