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土尔扈特,而是卫拉特四部。”朱慈炯用手指轻轻敲击着身下的羊毛地毯,若有所思的说道,“包括准噶尔在内,卫拉特四部牧民在追随大军西征途中的表现都很好,最关键是他们已经见识过明军的强大,对大明朝廷也是足够的敬重,所以是时候松开系在他们脖子上的狗链,给予他们大明臣民的身份。”

        听到这,胡国柱的眼睛顿时间亮起来。

        胡国柱已经知道朱慈炯打的什么算盘了。

        朱慈炯的想法是,腾笼换鸟,将哈萨克、希瓦、布哈拉以及浩罕汗国的故地赏赐给土尔扈特、准噶尔、和硕特及杜尔伯特四个部落,然后将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以及土库曼人杀掉大半,剩下的裹胁为仆从军,然后带着这批仆从军继续西征或者南征,当然也可以北伐沙皇俄国,反正就是这么个想法。

        胡国柱觉得朱慈炯的这个想法成算很高。

        首先,卫拉特四部的仆从军已经与明军协同作战将近一年,在这过程中已经充分见证明军的强大,同时也建立了一定的友谊与互信,所以相比起中亚的土着民自然顺从得多,也更容易教化,因此以卫拉特四部替代中亚土着民之后,中亚就会很顺利的融入大明版图。

        然后,裹胁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等土着名为仆从军出征,就能获得一批新的充当炮灰的仆从军,而且时间一长,这批仆从军就会像准噶尔仆从军一样乖乖的臣服,等到征服新的土地之后,这批中亚仆从军就可以取而代之。

        胡国柱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性极高。

        当下胡国柱问朱慈炯:“定王,一旦土尔扈特部迁回中亚,接下来你打算往哪里打?波斯高原还是南亚的莫卧儿?又或者沙皇俄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