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也有着他自己的考虑。
明清两国之争,不是单纯的军事之争,而是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甚至民生的体系之争,面对体系之争,国民信心就尤为重要。
直到现在为止,大明百姓甚至官员其实都是畏建奴如虎。
甲申国难之后,虽然也打了不少胜仗,但是包括勤王士子在内,大明几乎所有的官绅百姓都认为,明军也就打防御战能够打胜仗,打野战肯定打不过建奴。
这点,从郑芝龙刚才的表情就能看出,甚至徐应伟也是信心不足。
军队的自信比金子都珍贵,全体国民的群体性自信尤其不可或缺。
所以,必须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大明的将士,告诉大明的官绅百姓,明军不光可以在防御战当中打败建奴,更加可以在野战中打败建奴。
眼下的辽东大战,就是树立信心的绝佳时机。
为此,崇祯甚至于不惜放弃结硬寨、打呆仗的总体性战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