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反而是朱慈炯更具有进取心,不过朱慈烺缺乏进取心也不是什么缺点。

        如果他足够长寿,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打下了足够大的疆域,那么继位的下一任皇帝是个守成之主反而是好事。

        这些念头从崇祯脑海里一闪即过。

        “不会。”崇祯澹澹一笑又接着说,“北伐之战乃是两国国力之争,双方军队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建奴纵然能够组建起一支上百万人的庞大军队,可是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武器以及后勤,也不过是纸老虎。”

        “国力之争?”朱慈烺闻此脸色好看了不少。

        “对,国力之争。”崇祯道,“这方面大明是有优势的。”

        在综合国力层面,大明相对建奴是拥有碾压性的优势的。

        首先是人口层面,大明两京十三省,按照万历六年的鱼鳞册数据,全国的总成丁数为六千余万口,这是成丁,需要缴纳丁银的。

        所以当时大明的总人口应该在一亿五到一亿八千万之间。

        经历过数十年的持续战乱后,人口数相比万历六年肯定锐减许多,此外北直、山西、陕西皆沦陷,山东、河南及四川的人口也是损失巨大,但是即便是减半,此时整个大明也还剩下至少九千万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