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又道:“可以多给润笔费,好文章就该给高价。”

        汪伟一下就领悟到了崇祯此举隐藏的深意,利益驱使。

        请张慎言这样的文坛泰斗写文章还在其次,关键还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利益将张慎言这样的革新派拢到一起,再跟保守派展开舆论斗争。

        想到这层,汪伟忽又说道:“圣上,还有一事,半年前翰林院也办了份翰林日报,版面还有内容什么的都是模仿我们皇明时报。”

        “李辉萼的那封奏疏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就是因为他将奏疏公开刊载在了翰林日报的头版头条上。”

        说此一顿,汪伟又道:“所以,一旦我们皇明时报刊载文章批驳封建礼教毒害人,翰林日报肯定也会刊发文章来反驳我们。”

        “这哪行。”朱慈炯闻言怒道,“查封他们。”

        “用不着。”崇祯说道,“那就让他们反驳好了,正所谓锣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封建礼教是好是坏,就让大明百姓来评判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