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深夜子时,但是彝伦堂内外却是灯火通明。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张煌言、阎应元以及徐应伟等一千多个士子,仍旧还在片刻不停的阅卷。

        “此文气势恢弘,当可列为第一等。”

        “诸兄请看此文,真堪称旷世雄文!”

        “诸位诸位诸位,小弟手上的这篇文章气吞河岳,着实不凡,写这篇文章的士子想必是个有大胸襟大抱负的!”

        “诸兄,小弟这里也有一篇不俗的。”

        “好文章,真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听着众士子在那里不停的交口称赞,崇祯有些懵。

        什么情况?为什么这么多的好文章,难道说是这一科的秀才特别出众?

        按理说不应该啊,去年不是刚刚举行过乡试会试,朱慈炤还录取了一百多个进士,有几个甚至还进了翰林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