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既便是按照最高标准的六成准备金,也意味着崇祯可以调动至少一亿两足色银,这在一年前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就在一年之前,崇祯连20万两饷银都凑不齐啊。

        不过仔细一分析,崇祯就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皇家银号的存储业务之所以如此火爆,并不是大明皇家银号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而完全是因为市易所将债券交易与皇家银号做了强行捆绑。

        如果没有捆绑债券交易,恐怕也就康百万的关系户会偶尔来照顾皇家银号的生意,其他的缙绅商贾宁可把银子藏在地窖里积灰也不会拿来存入皇家银号。

        其中原因也很简单,中国人历来就讲究财不露白,尤其不能让皇帝家知道,拿自己家的万贯家财存入皇家银号,是盼望着被皇帝抄家灭门么?

        但是市易所的强行捆绑,却改变了这一行为逻辑,先是盐商、徽商、浙商、闽商以及粤商为了喝到债券交易的头汤,纷纷在皇家银号存入大额的足色银。

        然后这些巨商的举动又产生了示范效应,诱导豪门勋贵跟进。

        像魏国公徐家、保国公朱家、诚意伯孔家这些豪门勋贵原本还是有些顾虑,可是看到那些个巨商大贾动辄往皇家银号存入上百万两,他们便也坐不住了,因为债券交易的好处瞎子都看得出,便宜不能让商贾占尽!

        于是,这些豪门勋贵也纷纷跟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