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好在人少也有人少的优势,至少这些都是愿意追随他突围的死忠分子。

        朱高远目光从巩永固、刘文炳等人脸上逐一扫过,心说如果没有他的到来,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在场的官员及勋贵很快就要以身殉国。

        届时臣为君死,妻为夫死,子为父死,仆为主死,几百上千个勋贵或官员合门俱亡,北京将笼罩在一片悲风凄雨之中。

        大明得国最正,在士民心中的地位几乎无可撼动。

        流贼陷北京后,殉国的官绅士子简直是数不胜数。

        有据可考的殉国官绅或士子就有将近一千人之众!

        朱高远纵然记得其中不少官员的名字,但是有些住在外城已经没办法应诏,有些则是找不到人无法通知到,当然也有拒绝奉诏的。

        左都御史李邦华、户部尚书倪元路就没能找到人。

        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则拒绝奉诏,老大人估计是对崇祯彻底绝望了。

        总之能召集起来的就眼前这十几个官员勋贵,就这千余铁杆杂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