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封侯 >
        “不会!”

        赵构冷笑一声道:“如果巴蜀是刘光世坐镇,你觉得他会去西城县和陈庆协商吗?你觉得他会接受只有一千人象征性的驻扎南郑吗?”

        张浚顿时哑口无言,如果是刘光世,陈庆恐怕根本不会理睬了。

        这时,秦桧道:“微臣觉得张相公刚才说得很对,吴嶙只是大将,没有大局观,所以他不知道朝廷对陈庆的态度,微臣并不是怀疑吴嶙和陈庆有勾结,微臣也相信他对朝廷的忠诚,只是他的能力有限,无法应对目前这种纷繁复杂的局面,微臣认为还是应该由文官来主持巴蜀军政大局。”

        张浚心中忽然有一种明悟,朱胜非和秦桧都想罢黜吴嶙不假,但在后续新官的任命上,两人却有分歧,朱胜非的弹劾书中,大半内容都在抨击吴嶙和陈庆有勾结,目的是为了换上和陈庆关系交恶的刘光世。

        但秦桧却更高明一点,他一方面赞同自己对吴嶙的评价,肯定吴嶙对朝廷的忠诚,但又用他能力不足,大局观不够来说事,最后终于露出了马脚,让文官出任四川宣抚使,那么一定是他秦桧推荐的文官。。

        秦桧和韦太后的利益有分歧,两人都在争夺对巴蜀的控制,想到这,张浚心念一动,反正吴嶙已经无法再留巴蜀,那自己还不如支持秦桧,挑起秦桧和韦太后的矛盾。

        更重要是,出了陈庆的事情后,官家绝不会再接受自己推荐的官员了,那么索性利用这件事挑起秦桧和韦太后的矛盾,最后还是对自己有利。

        张浚心中有了定计,他躬身道:“陛下,陕西路既然已被陈庆收复,那么巴蜀危险也已经解除,微臣也支持派文官出任宣抚使,吴嶙可以调任江淮抗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