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那镇国长公主?”
话一脱口,席心玦瞳孔便被惶恐占据,不受控制地急剧收缩,身子更是抖得如同漏风的筛子,整个人仿佛掉入了深不见底的寒潭冰池,刻苦铭心的绝望笼罩了素来自傲飞扬的眉宇,似乎原本光明无限的未来只剩下万念俱灰。
陆呦鸣烟眉斜挑,能让皇后的侄女恐惧成如此的模样,的确只有威名赫赫的镇国长公主才能做到。
说到这位原本封号昌寿,后入道观自封玄真娘子的大公主,不仅是先皇捧在手心里万般娇惯的嫡长女,更是在皇位更迭的动乱中坚定不移地扶持当今登基的最大功臣。彼时宫中先皇被戾太子暗中下毒,虽有神医药王倾力救治,拖了数月后还是薨然离世。长公主当机立断将先皇的死讯秘而不宣,协同无子的贵妃强势把持住整个后宫,暗中又与尚在逃难的当今取得了联系。
待到被先皇贬废庶人的戾太子率领数万匪兵兵临城下,长公主更是临危不惧,先令护卫京都的御林军紧守城门,随后亲上城墙叱骂戾太子谋害亲父,乃不忠不孝大奸大恶之徒。中气十足地骂到敌军军心动摇,又令下属取来几石重的弯弓亲手射发几簇汹汹利箭,那股势不可挡的王霸之气险将戾太子吓到跌落马匹屁滚尿流,围观的守城官兵无不大受鼓舞。
一个半月后,看似固若金汤实则内里败絮难堪的京都城在长公主的铁腕统治下堪堪撑到了晏帝率领的救援兵马,紧随而来的又是两军为角逐真龙所进行的疯狂厮杀。纵使血流成河,尸骸遍野,那座气势磅礴的王都大门依旧迎来了清晨熹微的光芒。城门从内侧缓缓打开,茫然无措的百姓们伏拜在血渍飞溅的天街两旁,再次迎来新一代的历史胜利者。
宁肯错杀万人的晏帝,因得这份从龙之功,对待这位年长十来岁的长姐态度始终恭敬有加。不仅额外加封镇国长公主的尊号,偶尔朝政上碰到难题,圣上甚至会亲临公主府征询意见,故而镇国长公主的巾帼盛名京都内外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若只是皇帝敬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公主恐不至于将目无尘下的国舅千金吓成见了猫的胆小耗子。实则是这位镇国长公主因缘遁入道门数十载,却无半点慈悲爱世之心。
只说数年前兰州青王举旗谋反,暴走狂怒的晏帝派遣精兵能将直接剿灭了青王府老巢,至于留质京中的女眷幼子皆下天牢大狱,饱受苦楚。待到青王兵败伏法,宗室们怜惜毫不知情的孤儿寡母无辜牵连,另一方面也是唇亡齿寒晏帝上位后对皇室宗亲毫不留情的铁血镇压,遂而合写下联名状着人递交后宫,叩请圣上慈悲为怀免了宗室骨血的死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