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酒席、牡丹诗会以及最后的花王宴。

        午时由手艺精湛的御厨以花瓣花蕊为料,制作出碟碟玉盘珍馐以及盅盅玉液琼浆如流水般奉上席面。冠以牡丹艳名的美酒佳肴不仅造型绮丽,滋味之鲜美更令与会宾客流连忘返,不出数日,定会成为火爆京都大小酒楼的招牌名酒名菜。

        饮过香茶,算过酒筹,东西两岸的牡丹诗会也将热热闹闹拉开序幕。以牡丹为题,或是行飞花酒令,或是赋诗联句,那群长于官宦之家,满腹经纶而又才华横溢的才子佳人,无不跃跃欲试凭柳絮之才在帝后面前混个脸熟。

        为了保证会场的喧嚣又不流于俗气,皇后会选中几位精于书法的小娘子专门誊抄诗词于金粉香签上,随后派遣伶俐宫人携香签在两岸之间来回穿梭传递,让风华正茂的郎君与娘子□□文采,间有以字示情,以诗传情结成伉俪者,皆传为一时佳话。

        前两场嘉会到底与陆呦鸣关系不大,唯有压轴的花王宴称得上是她的绝对主场。花王宴,选花王,京都城内的牡丹热潮数十年来连绵不绝,民间众家花商为评出“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的绝品花王,可谓争奇斗艳,手段迭出,乃至于大打出手,酿成祸事。

        皇室索性令百官家眷栽培珍品,在花王宴上遴选雍容华贵艳压群芳者为当年花王。夺魁后所育品种风靡全国不说,花王身价甚至可以炒至黄金万两。

        自陆呦鸣年满十周岁参加花王宴以来,这“花王”的美誉便从未落于他人之手。去岁她以双面刺绣为灵感来源,亲自培育出两面异色的“双姝”牡丹拔得头筹,千叶重瓣其面上赤如烈日,下则白如冷月,冰火两重天之姝丽令群芳黯然失色。

        如今席皇后早已熟知这位蝉联数届“花王”的陆家大娘子,更别提那享誉京都的第一美人花名,连皇帝都隐隐听过一耳。期待一睹芳泽的王公贵胄可谓是络绎不绝,更有纨绔子弟私下偷偷开了几场赌局,画押下注陆呦鸣在本届花王宴上的成败输赢。

        眼见席心玦志得意满,仿佛魁首之位已然捏于掌心,东乔等三位使女都隐隐露出了担忧之色。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说一千道一万,在场真正能够决定“花王”名号归属的只有那稳坐凤椅之上的席娘娘。纵使这位贤德之后再三标榜了公正公平,但五指尚有长短之分,面对血缘至亲与外人交锋,人心何能不偏不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