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桓先是眨也不眨地瞪圆了眼,片刻冷风朝他眼里灌进去,憋不住一扇,扇出两颗皎洁泪珠,挂在他稚气未消的腮上。
他吞咽两下,仍然泣不成声,“姑妈,我是哪里得罪您了?”
一襟凄凉事,说了他也不懂,花绸只泄出缕淡淡苦笑,“没有,你好得很,只是我忙得很,没功夫陪你玩儿,你找涧儿玩去吧。”
说话儿间,她轻穿长廊,往正屋里走。奚桓在廊这头目怔怔地地盯着她。廊上的柱子一帧帧滑过,使她湖绿的裙一闪一闪,似一抹遥远的湖光山色,难以捕捉。
须臾奚桓回过神来,洒着泪小跑着,追着她,虔诚得好像她是他的神明,他的信仰。
不妨刚追到帘外,花绸迎头打帘子出来,将银子包搁在廊檐上,“多谢你想着,只是我家里用不着,你仍旧拿回去,往后好好念书,别再往这里来。”
这晌午,奚桓是掉着泪珠子回去的,沿途琴断笛残,衰草泪满。他长这样大,头一遭觉得冬天很冷,冷到骨头缝里去。
自那日回去,莲花颠也听说,他接连几日在屋里砸东西、骂丫头、不吃饭,发了好一通脾气,闹得满院的仆婢人心惶惶,还惊动了范宝珠。
花绸无心过问,仍旧点灯熬油地做活计,想着绣几样料子出来,趁着年关前托人卖出去,好混过年节。
不想她不找事,事倒要来寻她。那日才刚了结一样仙鹤高升、一样鲤鱼戏芙蓉,皆是繁杂彩绣,悉心折在一张包袱皮里,递予红藕,“红藕姐,这两样都是费了大工夫的,你小心收着,少不得卖个四五两出来,咱们年节就好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