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东西两向外,南北方则有几台仪器用ETEO标记了大量的氮分子——氮分子的直径有0.304纳米,而ETEO的极限半径是0.013纳米,标记起来还是非常容易的。

        这年头基础的同位素标记法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更别说ETEO这种超前端杀器了。

        听说毛子那边前些年还用CCD系统组建了高灵敏度的标记模块,甚至能在万分之2秒内迅速标记上光子。

        不过由于没有相关论文和公开报告,国际上对这项技术还是比较存疑的。

        但无论怎么样,现有技术标记氮素还是特别简单的事儿。

        也就是说。

        魏凡主要负责感应冷凝Y粒子的出现位置,科技仪器则分成两类职能:

        感应网负责感应Y粒子浮现的区域,ETEO则负责追踪氮素的消失点。

        算是一道双保险吧。

        一切就绪后,众人开始静待起结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