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的地铁求生生涯一直是艰难的,肚皮问题和医疗问题是两个世界上最大的老大难问题,而现在变成生死攸关的问题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人这个生物还真的有一种……在大危难面前的团结性,不少志愿者带着防毒面具,身披过去的防化衣,冒着外面的辐射伤害,自发地从地表上带回了大量的生存物资。

        虽然他们很快就因为辐射病而死在了外面,但是前几年就是靠着这种不畏牺牲的精神,人类最终从一开始的恐慌和痛苦中幸存下来。

        而这些站点也开始开始有能力养活自己了:

        有些站点开始主打农业,利用排泄物作为肥料来催生蘑菇和其他可食用菌类,再用菌类来喂养从上面抢救下来的猪和兔子搞养殖。

        如果蘑菇今年丰收,甚至还用多余的蘑菇来酿酒,比如伏特加,这已经是刚需奢侈品范畴了。

        有些则是主打经济,利用四通八达的站点方向充当周转之地,来往货物。

        有些则是全军事基地,用来保卫这些经济和农业的险要之地,甚至有的站点还留有战前幸存的科学家和文化知识分子。

        不过每个站点一定会有生产武器的“工坊”,这里收集着出外的开拓者们从外面搜集的军民用武器装备及弹药,有能力的还会自制土制武器和土制子弹。

        而区别于土制子弹的战前生产的军用子弹则成了莫斯科全线站点一致认定的“统一货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